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296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文化考试(1)C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复方篙甲醚(C16H26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复方篙甲醚属于有机物B . 复方篙甲醚由47个原子构成C . 复方篙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D . 复方篙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3. (2分)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够( )。A . 产生兴奋B . 引起肌肉收缩C . 产生感觉D .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4. (2分)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

2、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B . 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C . 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 . “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5. (2分)木块从粗糙斜面顶端匀速下滑,进入光滑的水平轨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中木块机械能守恒B . 整个过程中木块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 整个过程中木块动能守恒D . 整个过程中木块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与动能之和6. (2分)为延长

3、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向贮藏室中通人N2和CO2 , 其目的是( )A . 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 . 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 . 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D . 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7. (2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镜,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B . 用低倍镜观察时,两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C .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D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4、时,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8. (2分)(2012宁波)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B . 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C . 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D .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9. (2分)我国东南部主要气候类型 ( )A . 热带沙漠气候B . 亚热带季风气候C . 地中海气候D . 热带季风气候10. (2分)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A . 水 氢氧化钠溶液B . 水 氢

5、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C . 水 氢氧化钾溶液D . 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11. (2分)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 . 河水不会流动B . 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C . 人轻轻向上一跳就会离开地球D . 玻璃杯掷在墙上不会破碎12. (2分)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观察当地人们居住的房子,会发现房子的大门、阳台和主卧室一般朝( ) A . 东B . 南C . 西D . 北13. (2分)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 .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一瓶气体中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 . 检验氢气纯度时,将试管口移近火焰,

6、有爆鸣声,表明氢气纯净D . 稀有气体制成的霓虹灯通电后可发出各种有色光,证明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生化学反应14. (2分)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 . t甲t乙t丙B . t甲=t乙=t丙 C . t甲t乙=t丙 D . t甲t乙 F2 p1p2B . F1= F2 p1p2C . F1 F2 p1=p2D . F1= F2 p1=p219. (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pH=1.5的水溶液

7、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H+、HCO3B . Na+、Ca2+、CO32C . K+、NO3、H+D . H+、Cl、OH 2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少B . 发生热传送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 . 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D . 物体的内能增多,温度不一定升高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21. (2分)2013年3月29日,卫生部通报了上海、安徽两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各部门努力,至5月下旬各地相继解除了警报。(1)由于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等

8、特点,所以属于传染病。(2)研究发现,在药物长期作用下,许多病毒的抗药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一事实说明,病毒能够不断地发生_ , 并通过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经遗传积累而使后代进一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22. (3分)(2012金华)某校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_(填序号)。A.食物中的碳 B.矿物燃料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3)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23. (2分)居

9、里夫人在1898年从铀盐废料中提炼出镭镭是具有放射性,会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氦原子,并放出热量,则镭原子的质子数为_,相对原子质量为_。24. (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_(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4)高锰酸受热分解_(5)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25. (2分)如图所示,课堂上物理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填“左”或“右”),这是因为_。26. (2分)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

10、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三、 实验探究 (共6题;共45分)27. (7分)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1)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生成了_;(2)图中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通过植物体内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分解释放能量?_;(3)叶片中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棕色,说明进行实验时该处_;A没有运输作用 B没有呼吸作用 C没有光合作用 D没有新陈代谢(4)被染成蓝色的物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最终被消化或_,被人体吸收后通过_系统运输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11、(5)光合作用还生成某种气体,这种气体在人体血液中是通过如图中哪一细胞进行运输的_(填写图中序号)28. (7分)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对中和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若甲实验滴加少量稀盐酸后溶液为红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除酚酞外)。(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所示。图中bc段溶液的pH不变的原因是_。(3)在图戊中画出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写出计算过程)。29. (3分)小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连接装置并检查

12、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和水;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该气体密度为g/L;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3)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_30. (15分)小明到常州灯泡厂参观,看到车间正在生产标有“4.5V 2.8W”字样的灯泡技术员告诉小明,实际生产出的灯泡在4.5V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不会都恰好是2.8W,只要在2.8w0.2W的范围内,就是合格产品技术员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