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293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雪后的西岭雪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现出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B . 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应该兼而有之。C . 走近一看,悬崖高耸,一落千丈 , 从崖顶向下看,根本看不到底下是啥样子。D . 这顿大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而牙疼的王晓丽却觉得味同嚼蜡 , 毫无食欲。2. (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

2、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 .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 .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D .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按要求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 (2)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 (3)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望岳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_,_。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从军后

3、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 (7)约客一诗中含而不露的表现诗人寂寞无聊的心情的是_,_。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 (9)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4. (5分)解释词语。家徒四壁:_浑浑噩噩:_光大门楣:_习以为常:_孤苦伶仃: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5. (3分)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_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_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

4、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胜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馀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1)解

5、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_今为州学舍:_于楹间以揭之:_以勉其学者邪:_(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B . 以勉其学者邪C . 以精力自致辞者D .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3)翻译下列句子。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4)简要概括曾巩写作此记的目的。7. (17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相关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6、,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弗之怠 走送之 未尝稍降辞色 俟其欣悦(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 . 弗之怠(指代抄书)C . 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 . 益慕圣贤之道(的)(3)翻译下列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8. (25分)阅读下面的

7、说明文,完成小题。感知地球的“千里眼”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8、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月20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

9、抗震救灾。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10、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

11、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 等方面广泛应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13日 有删减)(1)请联系全文内容,将第段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2)本文主要讲了遥感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为什么说遥感技术是“千里眼”?)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划线词为什么不能删去?)(4)第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有何作用?

12、 (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问题:请谈谈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9. (20分)(2015荆门)阅读文学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痴心石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

13、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

14、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