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0986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 (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薄弱日薄西山 载舟载歌载舞 给养自给自足B估量量体裁衣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C接济无济于事 旋风天旋地转 蔓延蔓草难除D参差扪参历井 处所设身处地 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B在冬春相交的日子,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挤不堪。 C但这种乐趣保留在运动员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

2、上只是自得其乐。 D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的情况不在于几代同堂,而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观念,要求代际之间有一种融洽的关系。 B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然而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对外太空的开发、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D这个城墙由于劳动的创造,它的工程表现出伟大的集体创造与成功的力量。 4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

3、且表达富有意蕴。(4分)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 _ _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5请用精彩生动、富于个性的语言,对名著中的人物事迹进行概述,并对他们作出准确的评价。(4分) 如评述玛蒂尔德:她,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为了一次夜会令人陶醉,为了一次出类拔“萃”,经受了十年磨难,承受着巨大痛苦,丧失了美妙青春。她是一个被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 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个,写一段话,全段不要超过100字。 贾宝玉 关羽 阿Q 鸣凤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齐人

4、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梁惠王下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5、) 注: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徯:等待。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系累:束缚,捆绑。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旄(m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信之,东面而征 东面:面向东 B徯我后,后来其苏 后:后面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 伐:攻打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倍:动词,扩充一倍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 A B

6、 C D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9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2分)译文: (2)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3分) 译文: (3)若杀其兄父,

7、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3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2分) (2)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4分) (3)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2)明月不谙离恨苦, 。 (晏殊蝶恋花)(3)老当益壮, ;

8、,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4)艰难苦恨繁霜鬓,_。 (杜甫登高)(5)西当太白有鸟道,_。(蜀道难)(6) ,杨柳岸、晓风残月。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大义生死 安巧林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9、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

10、”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

11、最好结局。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 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 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