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44068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要轻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午饭过后才一个小时,孩子就说:“我饿了。”妈妈轻描淡写地回答:“你怎么可能会饿!我一个小时前才给你吃过。”这是轻视孩子感受的一个典型例子。轻视是一种最简单、最下意识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这样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正确的或者有益于孩子健康的行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成年人对你说出同样的话,你会作何感想。如果妈妈和爸爸刚刚外出吃饭回来,一个小时之后,爸爸对妈妈说:“我饿了。”妈妈极有可能会采用沟通的方式来查找缘由,而不是直接拒绝爸爸的要求。情感引导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以避免像上述案例那样随便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说法和感受。当孩子从秋千上跌落下来的时候,目睹了全部经过的父母可能

2、心想,他刚好落在一堆木屑上,所以不会有多严重。于是对孩子说:“好了,Joe,你自己站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位家长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不希望孩子过于娇气或者养成爱哭鼻子的毛病。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时心里的感受呢?这一过程所引发的一连串情绪,首先是害怕:前一分钟他还在高兴地飘荡,下一刻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随之而来的感受是尴尬,他心里在想:“噢,我的天哪,每个人都在看着我!我一定看起来很蠢”这种尴尬可能比任何实际的创伤更让孩子难受。总之,类似于荡秋千摔下来这样的轻微事故所引发的感情变化,家长们都往往考虑不到,更不用说更加重大的事件了。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作为孩子的情

3、感引导者,你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贸然轻视或者低估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对你说的话,你应该首先考虑:“我的孩子在想什么?”在上述情况下,父母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嘿,Joe,你没事吧?”你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你随时都守候在他身边。有一半可能是 Joe 自己站起来说: “我没事!”然后又去接着荡秋千。这种情况很简单,你已经成功了。还有一半的可能是,Joe 静静地站着,眼睛里闪着泪花,似乎被吓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关心地问道:“是不是摔伤了?还是吓了一跳?”Joe 的回答可能类似于:“我害怕了,我荡得很高,然后就摔下来了。”“妈妈看到了,Joe 飞得非常高。掉下

4、来确实很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坐一会儿,然后再回来玩?”你需要给予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轻视或者否定。类似于“不行,站起来,不要大惊小怪”这样的语言对于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他觉得,妈妈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感到害怕和尴尬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所以他必须在你面前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来。表面上看,这样好像没什么不妥,许多父母甚至还会为此而称赞孩子的表现:“看看我们家 Joe,马上就站起来,真让人骄傲。”但父母的这种反应并没有让孩子懂得该如何去面对痛苦,而这正是他在未来的生存中必须掌握的能力。倘若家长能够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痛苦、羞耻、内疚乃至愤怒等等消极情绪的话,他们会因此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在成年以后的生活中处理工作中和感情上所遇到的问题。“你真的喜欢我吗?你真的爱我吗?那你爱我有多深呢?你为什么没有给我打电话呢?”可能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种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那种一天打几遍电话都不够放心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如果这种类型的人在童年接受过情感引导的话,就不至于对自己如此没有信心。受过情感引导的人很清楚何谓自我,何谓他人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基本而又重大的区别。更多萌宝最新资讯,尽在我们的服务号!1.点击二维码图片保存到手机2.打开微信界面右上角,扫一扫功能3.从手机相册选择二维码图片4.扫描成功,点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