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3989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中考化学试卷(b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5盐城)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B化学与健康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 A . 葡萄糖B . 淀粉C . 蛋白质D . 蔗糖3. (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

2、中,合理的是( )A . 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 . 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溅出4. (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蒸馏B . 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C . 静置沉淀D . 空气液化制取氮气5. (2分)(2013河池)2013年吉林“63”火灾中,消防官兵使用了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A .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 .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 .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 (2分)下列对部分化学只

3、是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B化学与环境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化学与安全图书、档案着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化学与健康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A . AB . BC . CD . D7. (2分)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 选项液体X固体YA水氢氧化钠B水硝酸铵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稀盐酸碳酸钠A . AB . BC . CD . D8.

4、(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2B . CH4C . ClO2D . KClO39. (2分)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总是比原子的质量大B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了变化D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10. (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的化学式为Cl4B . 常温时,b为气态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 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11. (2分)某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

5、+3O2 2CO2+4H2O,X的化学式是( ) A . H2B . CH4OC . CH4D . C2H6O12. (2分)(2017镇江)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蔗糖、蛋白质溶液鉴别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观察现象BKCl(K2CO3)固体除杂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CCaCl2和NaCl的混合物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D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检验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13. (5分)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研究物质也

6、是如此 (1)利用CO2_、_的性质可用于灭火 (2)当大气中CO2的含量升高时,对环境影响的后果是_ (3)绿色棺物利用空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动植物呼吸所需的_ (4)科学研究表明,可通过下述反应;CO2+4H2=X+2H2O,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X,则X的化学式为_ 14. (3分)分析如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NaOH是由_这三种元素组成的;(2)B、C分别为H和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但其中_不属于金属元素;(3)D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氧元素的信息,氧原子核电荷数为_15. (5分)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A、B、C

7、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2)m点的含义是:_(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g;(4)t2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无溶质析出的是_16. (4分)(2015本溪)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重要(1)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水、_共同作用的结果;(2)家庭中自行车车架经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3)工业上采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_17. (4分)2016年全国

8、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给予了高度关注 (1)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 (2)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 (3)我省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使用乙醇汽油的一个好处是_,乙醇(C2H5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18. (8分)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G是木炭,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写名称)(1)E_、H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_,_反应;_ ,_反应;_,_反应三、 简答题 (共4题;共28分)19. (6分)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

10、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克,该同学按图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填字母);若图3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克 20. (7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 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 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请你仔细阅读合成气冶炼粗铜和制取二甲醚的部分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铜绿化学式为Cu

11、 2(OH) 2CO 3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合成气在与黑色固体冶炼粗铜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 (2)二甲醚(CH 3OCH 3)可由合成气(CO和H 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上述生产流程的突出优点是_ (4)合成气(CO和H 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 . 草酸(H 2C2O 4)B . 甲醇(CH 3OH)C . 尿素CO(NH 2) 221. (10分)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它是春天道美丽的风景,但在环

12、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却成了种危害。现在一些地区向柳树注射干扰素赤霉酸(C19H22O6),抑制柳絮的产生。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1)赤霉酸中C、O元素的质量比; (2)赤霉酸中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2. (5分)(2016绥化)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进行提纯: (1)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_、蒸发等处理,得到初步提纯其中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当蒸发皿中_时,停止加热(2)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可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_溶液,然后过滤四、 综合应用题 (共1题;共10分)23. (10分)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先将2.4g CuO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g(注: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求生成的O2质量; (2)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13-1、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