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34191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地理试题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综合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甲表示的是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B15岁

2、到65岁的人口比重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2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图2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图 1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B C D4 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B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时人口数

3、量比时少图3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5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B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C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D城乡差别大造成的6 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一,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图,回答7-8题。

4、7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是: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供养的人口数量是A8000B10000C6000D45008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A气候适宜 B自然灾害少C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读图5回答下列9-10题。9 图5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环境质量B. 交通条件C. 地租高低 D. 建筑水平10在P区域常形成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C. 住宅区D. 高科技产业区读图6“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

5、112问题。图611图中所示地区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12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 Cbd13有些特大城市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B. 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C. 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 D. 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图7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A BC D15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价格 B商业布局C交通条件 D环

6、境质量图8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617题。图 816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B C D1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表1为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读表1回答1819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多8%92%89%少表118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化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19地区可能位于A东南亚 B南欧 C俄罗斯

7、D 阿根廷图9图9中的数字代表不同工业部门,读图回答2021题。20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部门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21.下列符合工业部门特点的工厂是 A制糖厂 B纺织厂 C家具厂 D钢铁厂图10中甲为德国鲁尔区,乙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读图回答2223题。图 1022.甲、乙两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A水能丰富 B. 铁矿丰富C. 煤炭丰富. D. 廉价劳动力丰富23借鉴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经验,辽中南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有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继承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加强技术改造,专门发展重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A. B. C. D. 图11为

8、美国硅谷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资本集中程度低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以轻工业为主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A. B CD25该工业区与九州岛、慕尼黑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C环境优美 D.军事订货多二、综合题(50分)26. 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图12(1)描述图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6分)(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图中 类国家?(2分)(3)关于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2分)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

9、障负担较重的国家是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国家是27. 读“某大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图 13(1)该城工业区与城区之间设有防护带,其作用是什么?(2分)(2)若在P、Q、R三点中选一处建设大型商业批发中心,最适合的地点是 处。理由是什么?(4分)(3)该城市有大量人口由地搬迁到地居住,据此现象推测地较地居住的优势条件?(4分)28.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图 14(1)简述该地小麦养羊业生产的优点。(6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降水条件

10、难以满足其农牧业发展的需要,简述当地的应对措施。(4分)(3)描述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的分布特点。(2分)(4)试从草场、生产对象、市场三个方面列表比较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4分)地域类型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生产对象奶牛牧牛、牧 .市场以本地市场为主以外地市场为主29. 图15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1)该城在甲处投资建有炼铝厂,据图分析甲处布局炼铝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2分)(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据图分析在丙处兴建电

11、子工业园区的区位条件。(6分) 重庆市名校联盟xxxx下期联合考试高xx级 地理试题答案125:BCCCC CDCCA BCBCA DCADC BCBDD26(共10分)(1)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6分)(2)(2分) (3)B(2分)27.(共10分)(1)减轻工业生产对城市居民的干扰和污染,保护城市环境。(2分)(2)P地(2分)地价低;位于城郊高速公路旁,交通通达度好。(2分)(3)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共4分)28. (共16分)(1)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6分)(2)合理利用墨累达令

12、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任答对2点得4分,共4分)(2)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2分)(3)(6分)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草场 以人工草场为主 以天然草场为主生产对象 奶牛 牧牛、牧羊市场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29.(共14分)(1)靠近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必答,2分);靠近铝土矿,原料丰富(必答,2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能源和原料为必答得分点,其余3点中任答对1点即可得2分,共6分)(2)接近消费市场(2分)(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2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2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