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3288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_论语_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十二章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3分)1. (2分)下面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筹划chu 冗杂rng 凫水f 祈祷qB . 懊悔hu 归省xng 菜畦q 赫然hC . 蝉蜕du 行辈hng 蓦然m 花圃pD . 脑髓su 亢奋kng 羁绊j 撺掇cu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 .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B . 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

2、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 , 奉为“创业宝典”。C . 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演愈烈。D . 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 , 个别更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3. (2分)(2012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_,有秋的_,也有冬的_。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A . 奔放 成熟 萧瑟B . 奔放 萧瑟 成熟C . 成熟 奔放 萧瑟D . 成熟 萧瑟 奔放4. (2分)下列

3、句子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B . 亡羊补牢 今亡亦死C . 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D . 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信修睦5. (2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B . 像星星落满天空C .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D .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6. (2分)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 .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D . 是鱼之乐也(这)7. (2分)下面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B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 . 皆以美于徐公8. (2分)对所给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A . 损失多余的而争夺不足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B .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C . 损失多余的而争夺不足的。意思是肯于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D .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肯于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9. (2分)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朱熹、李贽等曾

5、到此讲学,一时儒学大兴,人才辈出。2010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力图恢复历史原貌,弘扬儒家文化。自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如今已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共建立了三百多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的设立增进了各国与中国文化的交流。A . 育人才,儒家文化传海外B . 促交流,孔子学院遍四海C . 设学院,传播文化促交流D . 建平台,儒学享誉国内外10. (5分)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 _吾日三省吾身 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饭疏食饮水 _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1.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一箪食

6、,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

7、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甲】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4)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12.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8、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 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趣:催促。(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蹴尔而与之生(用脚踢)B .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C . 孔子见齐景公(召见,接见)D .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蹴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

9、我与B . 是亦不可以已乎/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C . 今说景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 孔子辞不受/令弟子趣驾,辞而行(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万钟于我何加焉/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B .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 . 行道之人弗受/辍耕之垄上D .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内容可概括为:孔子不受景公之赐。B . 【乙】文可作为【甲】文的一个事例论据,有力地证明“万钟则不

10、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从而论证论点。C . 【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见利忘义。【乙】文中孔子的表现印证了论语中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 . 【甲】文以议论为主,运用排比句式,语句流畅,气势充沛。【乙】文以叙述为主,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此之谓失其本心。其不知丘也亦甚矣。(6)文段甲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7)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甲中的语句回答。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2-6、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