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0148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一. 教学内容:复习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二. 学习过程:1.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见下图)(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见下表)2. 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转化到“能量货币”ATP中,由ATP直接推动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如细胞的分裂、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2)呼吸过程是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中间

2、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合成另外一些新物质的原料。呼吸作用能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3. 新陈代谢的概念与基本类型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式。4. 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的比较自然界中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两者间也存在较大的区别。5. 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该菌既可在有氧情况下生存,也可在无氧状态下活动,此类生物的生命活动比较特殊,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如酿酒。【典型例题】例1 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

3、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萤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中的_试管。供选答案:A. H2O+CO2 B. 乙醇+ CO2 C. 丙酮酸 D. 无

4、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也考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三支试管中所含细胞的部分不同,其功能也有不同。甲只含细胞质基质,其中的酶可催化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乙只含细胞器,其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丙含有酵母菌细胞的各部分,存在催化两种呼吸形式的酶。(1)实验一:葡萄糖在甲中产生丙酮酸,因有氧存在,发酵作用受抑,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法按无氧呼吸的过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乙中由于没有使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因而不能进入线粒体完成反应;丙中含有催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种酶且氧气充足,因而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2)实验二:因有

5、氧存在,加入的丙酮酸发酵作用受抑;乙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丙中的过程同实验一。(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经发酵作用产生乙醇、CO2;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进行无氧呼吸。(4)萤光素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需消耗ATP。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越多发光越强,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远多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答案:(1)C、D、A (2)D、A、A (3)B、D、B (4)一、丙例2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L)实际摄氧量(L)血液中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

6、600589略有增加400m跑162显著增加100m跑80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m跑、l00m跑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 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供能的方式有哪几种,且每种供能方式的条件和产物怎样。同时要善于从所给的数据中分析差别,从中获得突破口。根据所给资料分析,马拉松跑中需氧量很大,且乳酸的含量增加不多,可见主要进行有氧呼吸;400m跑中,氧气的消耗量较

7、少,且有大量乳酸产生,可见主要进行无氧呼吸;l00m跑中氧气的消耗几乎没有,乳酸的产生也很少,可见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不是此时的主要供能方式,此时由磷酸肌酸分解提供能量。答案:A例3 下图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点所对应的浓度?解析:这是通过控制氧的浓度而抑制呼吸的应用实例。空气中氧含量过低,植物细胞则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氧的浓度增加,能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CO2释放量增加。保存蔬菜、水果,可采用降低空气中氧含量的办法,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B例4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人的异化作用

8、方式是需氧型,所以人体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人体细胞一般只有通过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道不是都能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血液中的葡萄糖一部分合成糖元主要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供生命活动利用 人体摄取的营养物质中除水和无机盐外,其他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A. B. C. 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人体新陈代谢。人体从物质代谢角度看,属于异养型,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是需氧型。但人体在氧不足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则必须通过内环境获得,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进入人体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则必须经过消化道的吸收。对营养物质的理解必须准确

9、,水就不能称为营养物质。答案:B例5 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例如,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溶液中能将黄铁矿氧化为硫酸铁,并能使溶液酸性增强,其过程如下:(1)从生物的新陈代谢看,(b)过程属于_作用。(2)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合成代谢类型属于_型,分解代谢类型属于_型。(3)氧化亚铁硫杆菌和绿色植物都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但它们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中所利用的_来源是不同的。解析:本题是一个实际生产问题,但涉及的知识是关于化能合成细菌的相关问题。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为有机物,利用的能量和植物不同。答案:(1)同化 (2)自养 需氧 (3

10、)能量【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1. 在图示大型圆底烧瓶内湿润的泥沙中,插有几根新鲜尚未长出新叶的枝条和一支试管,试管中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刚好浮在大烧杯的水中某一位置。隔一天观察,可发现烧瓶( )A. 漂浮在水面 B. 沉到大烧杯底 C. 仍悬浮 D. 都有可能2. 据研究,以极量强度蹬自行车6s,骨骼肌中ATP由原来的24.4molkg-下降至22.8molkg-,此时肌肉中ATP主要来源是( )A. 有氧呼吸 B. 无氧呼吸 C. 磷酸肌酸 D. 以上都有3. 现有含水量10 12 14 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

11、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 D. C. D. 4. 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 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5.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两层膜 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6.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

12、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7.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8.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 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 不产生CO2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9.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 B. 乳酸 C. 二氧化碳 D

13、. 水10.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 玉米粉和有氧 B. 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无氧 D. 大豆粉和无氧11. 蘑菇必须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里,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蘑菇的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12.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能源的物质依次是( )A. 含碳有机物、氨、光 B. 含碳无机物、氮、氮C. 含碳有机物、氨、氨 D. 含碳无机物、氨、氨13. 不具备核,且能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CO2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是( ) A. 玉米 B. 细菌 C. 铁细菌和硫

14、细菌 D. 水绵 14. 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 )A. 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 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C. 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 D. 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15. 人在受伤时,若伤口较深则伤口深处的破伤风杆菌在密闭环境中将大量繁殖而导致受伤者患破伤风病,若伤口较浅则伤口处的破伤风杆菌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大量繁殖,伤者一般不会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你认为下列哪组生物与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相同( ) A. 蘑菇和根瘤菌 B. 蛔虫和乳酸菌 C. 大肠杆菌和硝化细菌 D. 酵母菌和蓝藻16. 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原料及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 玉米粉和有氧 B. 大豆粉和有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