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9818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2、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

2、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3、教师或其他人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4、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5、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群因素论B.多重智力论C.三维结构理论D.智力三元论6、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7、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递文化知识B、发展生产力C、发展教育制度

3、D、培养人8、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力十分自信,认加自已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9、旧的的制度下,可能出现新的教育萌芽,新的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有( )。A.相对独立论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10、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

4、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12、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13、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 ,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

5、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16、( )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19、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

6、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蕊的症状属于( )。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2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21、在一次心理学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 比特B 组块C 字节D 词组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2、正强化可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可以降低反应频率。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4、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7、分)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3、简还知觉的基本特征。4、简述经验课程的的优点。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

8、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2、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

9、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 问题:(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D2、【答案】B。解析: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阶段的人看重法律效力,但同时也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其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3、B4、A5、D6、【答案】D。解析: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内容产生影响的现象属于逆向迁移。7、答案:D8、D9、A10、A11、C12、C13、答案:B接受学习14、D15、C16、答案:

10、B17、A18、D19、B20、A21、答案: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智力水平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般学习成绩越好。但是智力水平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知识结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集体、教师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2、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

11、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两者都可以增强反应的频率。3、正确。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4、此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

12、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根据迈克尔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 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

13、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3、(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4、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