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9788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30分) (共20题;共30分)1. (1.5分)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B .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防止变质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D .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 (1.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将鼻孔凑到集气口闻气体气味B .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 用手拿砝码D .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3. (1.5分)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而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

2、先后顺序是( ) A . B . C . D . 4. (1.5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B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C .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D .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5. (1.5分)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在这个测量的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 A . 1米B . 100米C . 1000米D . 测量工具6. (1.5分)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

3、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不同C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D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7. (1.5分)有六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自然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其中只有明明同学最接近真实值,那他测量的结果是( ) A . 26.02厘米B . 26.09厘米C . 26.08厘米D . 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8. (1.5分)下列单位换算过

4、程正确的是( )A . 1.63米=1.63米100厘米=163厘米B . 1.63米=1.63100厘米=163厘米C . 1.63米=1.63100 =163厘米D . 1.63米=1.63米100 =163厘米9. (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要有目的B . 小明用直尺测量叶的周长,连续测量了3次最后求出平均值定为叶的周长C . 在测量时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少误差D . 科学的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10. (1.5分)如图是小珂同学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11. (1.5分

5、)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 )A . 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 . 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 . 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 . 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12. (1.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B . 读出液体体积C . 加热液体D . 检查装置气密性13. (1.5分)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5和 37.5,那么( ) A . 他的体温一定是 37.5B . 他的体温更接近 39.5C . 他的体

6、温在 37.5 至 39.5D .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7.514. (1.5分)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把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挂衣服B . 输液时,瓶口有一软管与大气相连C . 护士在给病人打针时,把药液吸进注射器D . 水放置一段时间变少了15. (1.5分)“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 生物能繁殖后代C . 生物能进行呼吸D . 生物能生长16. (1.5分)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 . B .

7、C . D . 17. (1.5分)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肥的合理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B . 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轻了环境污染C .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D .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18. (1.5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20毫升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倒出10毫升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读出的数值V( )编号量程/mL分度值/mL甲100.2乙501丙1002丁2005A . V=10毫升B . V10毫升D . 无法判断19. (1.5分)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8、B .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 .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0. (1.5分)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32分) (共7题;共26分)21. (2分)科学研究是以_ 为基础。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_ 守则,使用危险物品前看清物品上的_ 标志,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22. (6分)“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小科从睡梦中惊醒,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小科自上科学课以来,一直坚持测量身高、体温、体重,建立自

9、己的健康档案。下面各图是小科今天的健康信息: 请你帮小科将以上信息填入表中:项目体重体温身高数据46kg_23. (7.0分)如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为_,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可以精确到_。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则氮在230时是_态,在180时是_态。 24. (5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铝2.7克/厘米3_千克/米3。 (2)铜8.9克/厘米3_千克/米3。 (3)水银13.6103千克/米3_克/厘米3。 (4)水1000千克/米3_克/厘米3。 25. (2分)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请将太阳系、地月系、宇宙、银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 太阳系

10、中体积最大且有大红斑的行星是_。 26. (2分)彤彤的生日礼物是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体积,她做了如图所示的3个小实验。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_cm3。 27. (2分)小金利用下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步骤及现象: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K2 , 打开止水夹K1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 , 打开止水夹K2 , 观察现象。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

11、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_。 (2)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三、 实验探究题(38分) (共5题;共50分)28. (8.0分)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去,发现他的助手正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是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各种形状的,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爱迪生微笑着看看助手

12、:“你很努力啊!可是,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体积!”.同学们,你能有比较方便简单的方法吗?请写出所需要的仪器和你的设计过程. 29. (10分)小明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探究步骤: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 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取 4 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 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在每个培养皿中放 20 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对应浓度的 , 并记录数据。 其中第

13、 5 天的数据如下表:编号喷洒的浸出液浓度第 5 天的平均芽长和和萌发率芽长/cm萌发率10%10100%240%495%370%1.265%4100%0.535%(1)完成探究步骤 _。 (2)步骤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_。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 30. (14.0分)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小柯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实验探究】检验草木灰的成分,并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_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 (2)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