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8613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B . 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C . 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D . 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A .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B . 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 , 套现获

2、利,回归软件市场。C . 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D .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局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 , 丢掉了原著的灵魂。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他两年的努力,使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B . 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我们应果断决策,从容应付,加强防范。C . 提起王进喜,大庆人都知道;但什么是铁人精神,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D . 纪念馆开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每天接待大约近千名参观者。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

3、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B .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C .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D . 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以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5.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

4、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6. (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雨说郑愁予台湾郑愁予诗的自选IB . 故乡鲁迅小说呐喊C .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羊脂球D . 隆中对 陈寿三国三国志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7.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黄鹤一去不复返,_ , 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 , _。(陶渊明桃花源记)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 , _。(汉乐府长歌行)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皆博学高雅的句子:_ , _。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_ , _。山的意蕴丰富充盈。它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以隐逸闲适的情怀;也可以是“_ , _”,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启悟。(请选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综合性学习。独立支撑的父亲,负笈远行的信客,弥留之际惦念感恩的老王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就能读懂他们的艰辛;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怎能不为他们平凡中的伟大而感动 班级要开展“让世界充满爱”专题活动

6、,请你参与:(1)请为此次活动拟出两个活动环节。(2)“爱的箴言”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3)“底层的光芒”摄影展那些在街头巷尾和雨雪风霜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常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请用你的笔描绘出一幕最让你感动的普通人或卑微者劳作或生活的场景,并融入你的感情。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明月别

7、枝惊鹊”句中“惊”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

8、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拾遗记)(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任末年十四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 . 人恒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C . 削荆为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皆出酒食(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人而不学

9、,则何以成?(4)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高尔基说过:“文学即是人学。”文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

10、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

11、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

12、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

13、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超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1)选文的中心

14、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段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4)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12.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妈妈的额头蒋平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