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纯菌种的培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338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茯苓纯菌种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茯苓纯菌种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茯苓纯菌种的培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种的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 50克,琼脂 20克,尿素 3克,水 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 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移入接种箱内;月 75%的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 2530 度的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 57 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纯种。(2)原种的培养母纯种培养成功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还要扩大繁殖培养原种。原种的培养

2、基配方:小松木块 55%,松木屑 20%,米糠或麦麸 20%,蔗糖 4%,石膏粉 1%;加适量水,调节 6。配制方法:先将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 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本屑、米糖、石膏粉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 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种。接种方法: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选出黄豆粒大小的母菌种放入广口瓶原种中央,即为原种。(3)栽培种的培养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木块 66%,松木屑 10%,麦麸或细糠 21%,葡萄糖 2%,石膏粉1%,尿素 过磷酸钙 1%,加水适量,调 6。配制方法同上。将原种中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料的广口瓶中,约 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1 瓶斜面纯种可按 58 瓶原种,1 瓶原种可按 60瓶栽培种,1 瓶栽培种可接 23 窖茯苓。选窖与备松木料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向阳坡地及未种过任何作物的生荒地、林地,冬季将窖挖好,窖长 80厘米,宽 45厘米,深30厘米,窖与窖的间距为 30厘米,开好排水沟。以松木为栽培料,在农历 12月份砍下松树,去树杈,削去形成层的外皮,露出木质部,削皮留筋,锯成6080 厘米长的木段,堆码后干燥,约 40天后,无松脂分泌,木心干燥后即可接种。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