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8478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共4题;共26分)1. (8.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来,何家要出个真正大学问,只有指望孙子何满子了 , 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儿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打肿脸充胖子;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掂量B . 打肿脸充胖子C . 门槛D . 高攀(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B . C . D . 2. (6.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晢理,突出万物更新之势,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_, _。 (5)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_, _。_, _。3. (8分)名著阅读。 (1)傅雷告诫儿子要遵循的人生原则是什么?( ) A . 亲情第一,艺术第二,真理第二,爱情第二B . 亲情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C .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

3、第一,爱情第二D . 爱情第一,亲情第二,艺术第二,真理第二(2)我们读一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的目的或策略的不同,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如西游记就适合“精读”和“跳读”。请根据傅雷家书这部名著的特点,介绍自己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4. (4分)按要求完成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援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_的题画诗。 (2)他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但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用假想的胜利来自我安慰,后人常把他作为“精神胜利法”的代称。他是_。 (3)有位唐代诗人卸任和

4、州刺史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招待他,席间李绅命歌女劝酒,他即席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位诗人是_。 (4)“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 A . 司马相如B . 王羲之C . 苏轼D . 诸葛亮(5)宋词和元曲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面各项中属于“曲牌”的是( ) A . 沁园春B . 水调歌头C . 天净沙D . 卜算子二、 阅读理解(44分) (共4题;共44分)5. (8.0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1)诗歌前两句通过绿树、 、 、 来体现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2)“鸟

5、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10.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6、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 , 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注】缣:细绢。仅:将近。令:善,美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百废具兴_前人之述备矣_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岁衣缣一匹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3)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

7、理解。 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田野金小林暮春的傍晚,妹妹打来电话提醒我又到栽秧的时节了,问我休息日能否回乡下帮衬父亲。犹记得今年春节返城时,我再一次叮嘱父亲:“今年的田就不要种了!”父亲仍像往年一样,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然而,年届古稀的父亲终究没有听劝,又买回了谷种,撒进了小山岙(o,山间平地)里的那丘母田。父亲不肯歇种是有原因的。村里像他这般年纪的老农,早高高兴兴把田地交给儿孙们打理了。而作为父亲唯一的接班人,我离开乡村已二十多年了。他怎舍得那一丘丘的稻田就此荒芜?那可是长出过金灿灿的稻谷,养育了一大家子人的田野20世纪80年代初责任田分到户后,父亲一直精心伺

8、候着他的每一寸土地,那心思如同母亲待我们兄妹般细腻。那时乡亲们认定,子孙长大后是要种一辈子田的。所以,我十一二岁甚至更早时,便跟了父亲下地。清明过后就要撒谷种育秧了。村上的农户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种直接撒进蓄水的母田里,然后就等着插秧了;而我的父亲,总是先在一长溜田块上,用覆着尼龙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后再移栽到水田里。秧苗的移栽即栽秧,这是一件极为枯燥而劳累的农活。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三两天下来,刚搬了家的秧苗,绿油油、颤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风中,煞是惬意。而我却浑身酸痛得直不起腰,

9、走起路来像个老头儿。父亲是不计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这种方式育的秧插到田里,长势会更好、谷穗会更饱满。那时的乡村,插秧和尝新米是极为重视的两件事,分别代表着希望与丰收。因此,插秧那几日,家家户户的饭桌都特别丰盈。那些年,我既盼望丰盛的插秧饭,又害怕插秧。因为我插的秧总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横秧更是经常上下排错了行。而父亲对插秧是非常讲究的,每一株秧都要与前后左右四株秧间隔二十多厘米,竖秧横秧对得笔直,就像参加广播体操表演的队伍那样。插秧时,父亲打头,我在右侧。若是碰到百十米长的大丘田,我总要被父亲训斥几回。这期间,还免不了被他拔掉几排歪扭得太不像话的秧重插。望着父亲三五下就

10、把我的秧行纠得笔直,挨了责的我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村里的农户,也有像我父亲一样把秧插得笔直的,但多数人家只管把竖秧插好,横秧则不做要求。秧插直了,主要为日后耘田时,田创能顺溜地通过。秘插下田后大约二十天,便迎来第一次耘田。耘田时,人挽着裤脚站立行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田创柄,一推一拉间,田创在竖秧弄里“哗哗哗”地游走,创去杂草、创松了淤泥。而父亲的稻田,是必须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让田创沿横秧弄也走一趟。那时的秧已密密匝匝,长到了齐腰高,秧叶边沿的锯齿锐得刺人。父亲是不允我放下裤脚耘田的,因为长长的裤脚糊着烂泥,会损坏秧叶。只消半天下来,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划得布满了不规则的血痕,细细长

11、长,刺痛难耐。那时我便觉得在父亲的心里,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父亲不仅对稻田精耕细作,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也总是一丝不苟。在父亲的农活日历中,自然也排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铲田岸这些人工锄草的项目。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几年下来,我们家种过的田地,就像有教养人家的后生一般,清爽而敦实。每次村里重新抓阄分责任田时,乡亲们都希望抓到的是我们家的稻田因为好种!而父亲,则又开始调教起他新分来的田地。如此几轮分田后,父亲的汗水和足迹,几乎遍布了村庄里所有的稻田父亲的田野是我的另一个课堂,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着祖辈传下的农耕技术。然而,我学会了耕田、

12、插秧、耘田、刘谷、打稻,最终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农民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留在离家乡两百多里的城市工作。父亲老了,可是他依然不愿离开他的田野。有两回因为膝盖的骨刺让他疼痛难当,我把他接到了城里。去医院做完检查后,我想留他多住几日好好休息两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父亲显得无所适从他一个人不愿上街,也不敢过马路。儿子上学,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觉。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蔫蔫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乡下老家,没一会儿,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场的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扛上农具,巡视他的田

13、野去了。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父亲对稻田的精耕细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句子中划线词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文章为什么要写父亲在城里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4)文章以“父亲的田野”为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8.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

14、小题。 过年你还放爆竹吗临近春节,对于是否燃放烟花爆竹,不少人感到纠结:不放吧,少点“年味儿”放吧,又担心多少对空气质量有些影响。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燃放能否更绿色环保?据专家介绍,烟花爆竹在燃放时,会释放出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会释放出钾、钡、锶等元素以及砷、铅、镁等重金属。在环境容量较大的农村地区,其影响可能并不算大,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其影响不可忽视。在春节期间,有些城市的PM25浓度会提高几倍、几十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短时“爆表”情况。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地方强化了限放、禁放、限售措施。正在开展“铁腕治霾行动”的北京,规定五环路以内的地区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7时至24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各种限放和限售措施,烟花爆竹的燃放量在减少,不少地方的居民概叹“年味淡了”!国内烟花爆竹的销售量总体上也在逐年下滑。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烟花爆竹的出口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市场一直在萎缩。,提到“限放”“限售”,北京市朝阳区零售商小许感叹不已,过去,每年春节能赚个十万八万的,近几年来,放炮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出于环保的考虑,不少人选择不放或少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