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8475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第一次作业检测试卷(I)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随手关闭水龙头B . 往河流里倾倒垃圾C . 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D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2. (3分)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 . B . C . D . 3. (3分)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 , 测得

2、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为 4.3gB .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C . X 中含有 R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4. (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一定量的水,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B . 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正好完全反应C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 . 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5. (3分)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

3、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 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6. (3分)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蒸馏水B . 稀饭C . 糖水D . 牛奶7. (3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3分)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钠B . 氯化钠C . 浓硫酸D . 硝酸铵9. (3分)小应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

4、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浮沉子”是靠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浮沉的B . 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 . “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 . “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10. (3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 面粉B . 豆油C . 牛奶D . 白糖11. (3分)小茗同学看到鸡蛋漂浮在盐水

5、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12. (3分)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A . 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 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 .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D . 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13. (3分)如图所示,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

6、杯和小桶进行试验,下列结果正确的是(g10N/kg)( ) A . 木块的质量是12gB .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4NC . 小桶受到的重力是0.2ND .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20cm314. (3分)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铁球和铜球(已知铜铁水p木)放入水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铁球沉底,则( ) A . 木球和铜球的浮力大小相等B .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C . 木球一定是实心的D . 铜球的空心一定最大15. (3分)利用下列哪组器材不能区分下图所示的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盐水( ) A . B . C . D . 16. (3分)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如图甲),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

7、如图乙),对此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甲 乙A . 煮熟时,汤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导致汤圆受到水的浮力大于汤圆重力而上浮B . 煮熟时,水的密度变大,导致汤圆受到水的浮力大于汤圆重力而上浮C . 煮熟时,汤圆受到水的浮力不变,但汤圆的重力变小,导致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D . 煮熟时,汤圆受到水的浮力和汤圆的重力都变小,但是浮力仍大于重力而上浮17. (3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决定于( )A . 物体体积B .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C . 物体的密度D .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18. (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

8、,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B . 甲乙C . F甲F乙D . F甲F乙19. (3分)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 . 沉在水槽的底部B . 悬浮在原位置C . 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D . 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20. (3分)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酒=0.8103kg/m3)(

9、 ) A .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B .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 . 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D . 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二、 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21. (6.0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环节E的名称是_。 (2)图中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所示,_地为晴朗天气。 (3)生物生存需要水,各种生物有特殊的“本领”使之能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猴面包树体内能贮存大量的水,所以这种树能生活在沙漠缺水环境中。请以仙人掌或骆驼为例说明这类生物能生活在沙漠中的特殊本领:_。(答出一项即可) 22. (4

10、.0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水的电解图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 (2)请在图2中用“ ”、“ ”表示反应后的生成物。 23. (3分)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甲杯中盐水的密度_乙杯中盐水的密度,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 浮力_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24. (4.0分)蔗糖(C12H22O11)和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_,而食盐溶液溶中

11、质的微粒是_。 25. (3分)将少量橄榄油、醋、冰块、白糖、肥皂、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形成悬浊液,_形成乳浊液,_形成溶液。(写序号) 26. (2分)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名乘客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如图所示),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_(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事故发生后,潜水员潜到25米深的水下船舱内进行搜救,此时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Pa27. (2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

12、为有敌来袭,拼命的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A . 阴转多云B . 雷电交加C . 和风细雨D . 冬暖夏凉(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牛。 28. (2分)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_,

13、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_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_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_缘故。29. (2分)普通潜水艇从海面下潜但未全部没入海水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选填上浮或下沉);在露出海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0. (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最深一次下潜到海中7062米的深度。若把潜水器近似看成一个正方体,当它下潜到5米静止时,潜水器上表面受到4.9105牛的压力,下表面受到5.7105牛的压力,此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_牛。当潜水器继续下降时,潜水器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将_,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