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6593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达标测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8.0分)古诗人名句默写。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人京使)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李白峨眉山月歌中通过山月、江水描写,创造清朗秀美意境的诗句是:_,_。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诗人的诗句是:_,_2.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n f_了诺贝尔奖。我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ku tu_,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

2、抵抗,甚为微弱。这是八干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ng x lin shng_的一刹那。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 yang dn cu_的话来。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校长要给他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领奖台。B . 入侵者受到重创,狼狈溃退。C . 国产手机企业都会选择与电商联合,苏宁已经入股努比亚,阿里巴巴抓住了魅族,腾讯和百度也不会袖手旁观的。D . 这么好的天气区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4. (3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

3、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B . 随着共享单车的全面推广,如何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C .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D .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5. (4分)仿照划线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热辣的,湿闷的气息熏染着慵懒的行人;秋天的风是_,_;冬天的风是_,_。二、 阅读理解(40分) (共4题;共40分)6. (8.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4、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注释】钞,通“抄”,抄写。(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从致书以观_媵人持汤沃灌_溥幼即嗜

5、学_后名读书之斋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B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C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D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4)甲乙两文都写到到“钞书”,“钞书”的目的和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7. (7.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呜,

6、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呜。呜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或旦而不鸣 或:_皆足取祸也 取: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8. (10.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

7、面题目。 “中国的未来感是中国科幻成长的肥沃土壤”专访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赵宇飞、耿鹏宇一身便装、黑色边框眼镜、脸上时常带着微笑2018年11月3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期间,55岁的刘慈欣刚一出现,即成为关注焦点,科幻迷们争相与其合影、索要签名,刘慈欣都微笑着一一满足。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三体以恢宏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并于2015年获得了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2015年8月24日,当美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里宣布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时,刘慈欣坦言有种“不真实感”。“在此之前,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上没有任

8、何位置可言,西方甚至不知道中国有科幻文学的存在。”刘慈欣说。中国科幻界普遍认为,刘慈欣的三体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科幻文学。随后,三体被译为英、法、德、西等十多种语言在全球热销,中国的科幻作品开始打破文化的陌生感走向全球大众。2016年,另一位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知名度。“中国科幻作家连续两年摘得雨果奖,提升了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领域的地位。”刘慈欣说,此后越来越多中国科幻作品被翻译出版,有些还成了英文、德文畅销书,全世界对中国科幻的关注度正不断提升。但在刘慈欣看来,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的走红,并不意味着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刘慈欣

9、说,世界级的科幻作品大多数是美国科幻作品,美国科幻作品和作家数量及群体阅读规模可占全球的80%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科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作家协会注册作家万余名,但是经常发表作品的科幻作家只有30人左右,而美国活跃的科幻作家近2000人,差距显而易见。”刘慈欣直言。他说,中国多数科幻作品往往在国内只能卖出几千册,这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在国内还属于小众文学。科幻文学读者数量少、市场规模不大、高质量的科幻作品和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还比较匮乏,制约着中国科幻的发展。尽管如此,中国科幻正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科幻电影将率先成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据我所知,未来几年将有三四部大制作、向好莱坞大

10、片看齐的国产科幻电影上映。”刘慈欣说,这将有力带动科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在刘慈欣看来,中国科幻同时也有着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这就是中国社会本身。中国的技术革命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与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50年代情况类似。“技术进步和经济崛起让中国社会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未来感的国家,这是科幻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展望未来,中国科幻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刘慈欣说。(选自环球人物,2018年11月5日)(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获得第73届雨果奖促使西方开始逐渐了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情况。B . 三

11、体以恢宏的笔触描述了外星文明,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C . 中国科幻作家连续两年摘得雨果奖意味着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D . 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国产科幻电影成为中国科幻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的新亮点。(2)当听到获得雨果奖的消息时,刘慈欣为什么有种“不真实感”? (3)刘慈欣认为中国科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 (4)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中国科幻的发展态势及其促进因素。 9.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明不能承受之殇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0点,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谴责最深的是个法

12、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_。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它,尽量延缓

13、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取材于圆明园官方微博)(1)巴黎圣母院遭受烈焰之苦,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痛心疾首。面对文物被烧,文明被毁,圆明园官方微博告诉我们应该_。 (2)依据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_ (甲)文化不应该人为践踏,更不应该这样毁灭。(乙)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3)文章简洁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请任选一处语句加以分析。 三、 作文(40分) (共1题;共40分)10. (40分)两道题任选一题(一)“守护”,词典上解释为“看守保护”。请以“守护_”为题,

14、写一篇文章。(二)请以“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学校。如选第一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四、 附加题(5分) (共1题;共5分)11. (5.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