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6585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复习资料含练习学生打印第一单元一、熟记P13“词语盘点”。听写计分_二、背诵并默写P1516“日积月累”。Q_三、朗读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背诵山中访友第3、4、5自然段。Q_4、 近义词清爽清新 凝望注视 陡峭峻峭 衬托烘托 雄浑雄壮 拜访造访 奇异奇怪 散布分布 勤勉勤奋 僻静清静 欢跃欢腾 静谧宁静5、 反义词 勤勉懒惰 茂盛凋零 坚硬松软 庞然大物小巧玲珑 陡峭平缓 短暂漫长 清凉闷热 全神贯注三心二意6、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体会: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

2、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体会: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体会:“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把甲虫发出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说明在作者心中,甲虫的声音很优美,胜过了人间的一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七、课文内容理解1、山中访友,作者在山中拜访的

3、朋友是老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落花、落叶等,都是些大自然的朋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 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街道”“小巷”、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然大物蜥蜴、甲虫音乐家的演唱会等。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八、读拼音,写词语qng shung yn sng chng h p b du qiotng b shn q jng zh yn hn o m xi k jng m zhu su xio xing qio l hng koyn ynyn zutn suqn min mn yu d go wng zhng jn j

4、n l do bi yu shn y zu chng yu zhung y wi shn chng png rn d w xng s cng cng shn q yu y bin rn qng xnhun yuqng cu nng j zu j b j y g nin gu hu jiqn wn q mio w b九、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 )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我目光( )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 )的游历。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 )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 )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

5、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 )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 )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 用线划出描写我的感受的语句;用线划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 3、)在这篇课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 )想象成森林,把( )想象成村子,把( )想象成村民,

6、把一只黑甲虫想象成( ),还把一只娇小的黑甲虫想象成( )。第二单元一、熟记P34“词语盘点”。听写计分_二、背诵并默写P36“日积月累”。Q_三、朗读詹天佑怀念母亲,背诵詹天佑第4自然段。Q_4、 近义词阻挠阻止 控制操纵 要挟威胁 勉励鼓励 杰出卓越 精密周密 崇高高尚 真挚诚挚 凄凉凄惨 沉静沉寂 沮丧失望 爱慕喜爱5、 反义词崇高卑微 真挚虚伪 凄凉繁荣 普通特殊 甜蜜苦涩 朦胧清晰 精密粗略 平庸杰出 阻挠支持 藐视重视 毅然犹豫 恶劣优越6、 体会句子含义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含义:“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外国报纸

7、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含义:这是语言描写,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含义: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

8、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含义:“频来入梦”,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 5、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含义:“凄凉”,寂寞冷落,凄惨。说“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说“甜蜜”时因为虽然远离家乡,但也能时常怀

9、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6、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含义:“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7、 课文内容理解1、詹天佑一文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起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课文主要讲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事情,重点叙述了四个典型片段: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詹天佑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开头,然后分别从詹天佑的语

10、言(怎么说的)、行为(怎么做的)、内心(怎么想的)三个角度进行描写,来表现他的爱国精神。3、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作者怀念的母亲有两个,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八、读拼音 写词语ji chxi zh sh j sh gngz nokng zh hng dng jin j y rn chn png min l li n jing ch do zhn zh b min mng lngq lingyn yng qing li j yng gun xun y qio b kung fng n ho r rn j xio qn b n x

11、s cho q f k jin y bn kn c tio ji chn mn fn xing lng lv f s xin q m linzhung din jng tn b kng r x b to q fshu lu sh ch bi zh b hu y y xu y九、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1.怀念母亲(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于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清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的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_ _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感情? 第三单元一、熟记P54“词语盘点”。听写计分_二、背诵并默写P56“日积月累”。Q_三、朗读穷人唯一的听众。Q_4、 近义词呼啸咆哮 沉思深思 抱怨埋怨 照顾照料 顾惜爱惜 魁梧高大 庄重郑重 抱歉愧疚 慈祥慈爱 珍藏收藏 洋溢充满 荒唐荒谬5、 反义词沮丧兴奋 庄重轻率 慈祥严厉 潮湿干燥 僵硬柔软 倒霉幸运 忧虑喜悦 和谐纷乱 平静浮躁 自信自卑 舒适难受 六、体会句子含义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含义: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