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6431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目前,八桂大地上一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B . “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C . 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是使这支劲旅走出低谷,重振雄风。D . 调查数据显示,南宁市样本学校小学生的近视率高达25%,这真是触目惊心。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B . 美国之所以能轻易

2、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D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浩黄鹤楼) (2)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 (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景象的句子_,_. (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句子 _,_.(6)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3、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 (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若驾一叶扁舟恣意闲游于富春江上,或许我们也会发出吴均那样的感慨:“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诚,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这对于一班见议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博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错别字_改 正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中秋佳节晚宴,远在外地的亲人都回来了,大家欢聚一堂,你想站

4、起来说几句祝福的话,你会说什么?请将内容写下来,要求语言符合情境,150字左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5、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6、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鱗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射者中,弈者胜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B .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C . 晓雾将歇 歇:消散D . 五色交辉 辉:光彩(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儿开放而散发出微弱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浓密的绿荫。B .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山上的野味,胡乱地摆放在前面,原来是太守在宴请百姓。

7、C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D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傍晚太阳落山之后,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甲文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乙文传达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体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B . 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同是写山水,甲文用“蔚然而深秀”写山之“秀”,用“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现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下来的气势。乙文用“高峰入云”写山之“高”,用“清流见底”表现水清水净的特点。C .

8、 甲乙两文体裁不同,表现的主旨也不同。甲文是一篇“记”,突出表现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是回复朋友的一封书信,表达的是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D . 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凝练生动的特点。甲文的“翼然临于泉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亭子像鸟展翅、凌空欲飞的形状和态势。乙文的“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用笔洗练,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与生机。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

9、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家无井而出溉汲_及其家穿井_有闻而传之者_丁氏对曰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I是如何做决策的?吕之品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

10、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

11、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

12、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

13、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 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 . AI的重大缺陷B . AI发展的前景C . AI决策的过程D . AI决策的特点(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B . 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C . 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D . 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

14、的一项是( ) A . 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何做决策的。B . 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C . 第段划线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 . 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9. (20分)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8年12月12日16点39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结束地月转移段飞行,按计划顺利完成近月制动,并成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了环月轨道。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着陆准备轨道。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这是全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材料二:今天(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此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