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3351774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 污染源企业现场端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置制度 一、设备故障预防制度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及相关制度,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验等工作,如实记录现场条件变化,并对其带来的影响作出判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设备故障处臵制度(一)建立日常维护工作汇报制度,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批准,如发现重大事故或仪器严重故障,应立即向市、县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进行报告,说明原因、时段等情况,并递交人工监测报送数据的替代方案,获批准后实施。 (二)故障处臵的有关要求 1、运行单位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通知,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

2、处理。 故障或异常情况处理结束后应将处理结果上报环保部门监控中心。 2、对于一些容易诊断的简单故障,如电磁阀控制失灵、膜裂损、气路堵塞、数据采集传输仪死机等,可携带工具或者备件到现场进行针对性维修。 对不易诊断和维修的仪器故障,应及时解决并向市、县环保部门监控中心报告;因维修、更换、停用、拆除等原因影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长时间无法排除的,应安装备用仪器,备用仪器或主要关键部件(如光源、分析单元)经调换后,应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对设施重新调试,经校准校验后方可投入运行。 在此期间,运行维护机构要通过企业向市、县监控中心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时段等情况,并向市、县环保现场督查人员递交人工监测报

3、送数据的替代方案,取得批准后实施人工监测,并将每日结果报市、县监控中心(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 监控设施的维修、更换、停用、拆除等相关工作均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3、若数据采集传输仪发生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并保证已采集的数据不丢失。 4、仪器经过维修后,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必须确保维修内容全部完成,性能通过检测程序,按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 若监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一次比对实验和校验。 5、备有足够的备品备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清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购,以不断调整和补充各种备品、备件的存储数量。 6、重大故障处理完毕后,2个工作日内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将故障的现象、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等上报市、县监控中心。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