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4817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 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2、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2、。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3、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A.潘菽B.维果斯基C.罗杰斯D.马斯洛4、“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6、学习过程就是尝试猎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7、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 “ 努力归因 ”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

3、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8、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9、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括( )。A观察者自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10、为发展学生

4、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是( )。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11、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2、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13、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4、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桑戴克D班杜拉15、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

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16、逆反心理出现在( )阶段。A.中学B.小学C.幼儿D.大学17、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卢姆D.施太伦18、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的是( )。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气质特征D.认知特征19、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C、转移注意力 D、延迟满足法20、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

6、的概念。A.美诺篇B.金言C.政治学D.理想国2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3、总的来说,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班集体形成的阶段与培养的方法。2、简述狭义的课程目标。3、教师如何写好教案?4、良好

7、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

8、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

9、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 问题:(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2、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犬师。问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

10、?对你有何启示?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B3、D4、答案:B5、D6、A7、答案:A8、C9、D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A14、B15、B16、A17、A18、答案:A 19、B20、D21、【参考答案】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错误。理由: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此说法是正确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

11、定向的基础上进行。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经验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4、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班集体形成的阶段: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2)班集体培养的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答案】狭义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

12、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3、【参 考答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确定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 划。4、(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有利

13、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班级问题及时解决。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德育的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2)首先,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材料中,当小杨同学激动,与老师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立刻发作,辱骂学生,而是采用冷处理,并不是与小杨发生争执等待时机;后来借运动会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其次,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教师根据小杨在跑步方面的特长,鼓励他积极参加运动会角逐,让小杨通过运动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中集体自豪感,促进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三,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教师在比赛前鼓励他挑战自己,积极训练;比赛后,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