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48121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Cu:64 K:39 Ge:72.6 As:75 Br:80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伞藻核移植实验证明了伞藻的伞帽形状是由其细胞核控制的。下列关于伞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属于真核生物 B通过细胞分裂增殖 C具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D核DNA裸露,不形成染色体 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进出细胞一定是主动运

2、输 B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C葡萄糖进出细胞不可能是被动运输 D激素一定不能进入靶细胞内3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度(即单位时间的增长量)可表示为 ( )4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醇氧化生成乙酸的过程中,氧化反应所需的酶为同一种氧化酶 B饮酒后人体内乙醇浓度会升高,此时分解乙醇的酶的活性会增大 C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对人体分解乙醇的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D乙醇分解成CO2、H2O的过程中,虽然有H产生但不会释放能量 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脑对脊髓的调控,体现了神经活动的分级调节 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兴奋

3、,这是正反馈调节 C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这属于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6下列实验中,选材、操作与现象均正确的一项是 ( )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蛋清稀释液加双缩脲试剂紫色溶液B新鲜叶肉细胞滴加健那绿染料有绿色颗粒C蔗糖溶液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min砖红色沉淀D花生汁加苏丹染液,加热至55红色沉淀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温,水溶液中盐类水解平衡、弱酸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不一定朝正向移动B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表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C我国

4、古化文献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KNO3)与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D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B标况下33.6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10-3 NA C常温常压下,28克由C3H6和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D同温下,pH =1体积为1L的硫酸溶液所含氢离子数与pH

5、 =13体积为1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均为0.1NA9.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烃B酚酞的分子式为C19H12O4C1mol酚酞最多与2molNaOH发生反应D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呈现红色10.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配制100 mL 1.0 molL1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B测定混有Na2CO3的NaCl固体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取m1 g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后,称量固体质量为m2 gC向含有酚酞

6、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将浓盐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非金属性ClC11.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 通空气时,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12. X、Y、Z、M

7、、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的大气污染气体甲。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B. 气体甲可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C. W元素的晶体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 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13.25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Ks

8、p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线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且KspFe(OH)2=10-15.1B. 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 : C(Cu2+)=1 : 104.6C. 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D. 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48分。前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后3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中,往往要接触到研究物理的方法,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使用的是归纳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15a、b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 时刻,b车在a车前方50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40 s末,a、b两车相距900 mB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D60

1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1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现物块受到与斜面成角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增大力F,物块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 )A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变小B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C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17已知火星的质量比地球的小,火星的公转半径比地球的大。如果将火星和地球互换位置,则( )A火星公转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与地球公转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仍然相等B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将大于7.9 km/s C火星的公转周期将小于365天D火星和地球受太阳的万有引力不变18如图所示,一理

11、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55:1,原线圈接入电压的交流电源,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Bt=0.02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C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19如图所示电场,实线表示电场线。一个初速度为v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虚线表示其运动的轨迹。则( )A粒子带正电B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不断减小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电场力一直做正功,动能增加20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下滑块从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下

12、滑动,滑动过程的机械能随位移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B在0x2过程中,物体先减速再匀速C在0x1的过程中,滑块加速度逐渐增大D力F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等于021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制成半径为r的圆环,PQ为圆环的直径,其左右两侧存在垂直圆环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但方向相反,圆环的电阻为2R。一根长度为2r、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绕着圆环的圆心O点紧贴着圆环以角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金属棒MN与圆环始终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MN两端的电压大小为Br2B圆环消耗的电功率是变化的C圆环中电流的大小为D金属棒

13、MN旋转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第卷(共计: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2题第32题)22(6分)实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根据纸带的数据求出加速度a,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C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沙和沙桶的

14、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在实验中,有同学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取打点清晰部分做如下标记,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23(9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0=4.0,电源的电动势E=3.0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mm。(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x(m)0.100.200.300.400.500.60I(A)0.490.430.380.330.310.282.042.332.633.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