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4790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和水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B . 氧化钙遇水放热C . 水通电产生两种不同的气体D .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2. (2分)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 ) A . 二氧化硫B . 可吸入颗粒物C . 二氧化氮D . 二氧化碳3. (2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取用块状石灰石,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

2、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 过氧化氢B . 二氧化锰C . 二氧化碳D . 河水5. (2分)如图是“抗癌大王”硒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硒属于金属元素B .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D .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6. (2分)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从图示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 图中有三种不同的氧化物B .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C . 反应过程中没有单质生成D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7. (2分)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3、( ) A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 .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C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 (2分)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B . 该加“硒”食盐中Se(硒)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 . Na2SeO3属于盐类D . Na2SeO3中所含元素均为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9. (2分)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 .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 . 检验氢气的纯度C .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 . 探究

4、空气的组成成分10. (2分)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B . 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C . 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D . 表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1. (2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

5、2.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4Fe3O2 2Fe2O3B . Mg2HClMgCl2H2C . H2Cl2 2HClD . KClO3 KClO213. (2分)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 + 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 生成CO2的体积B . 生成CaO的质量C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 (2分)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

6、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 . CaOB . CaCO3C . Ca(OH)2D . Na2CO3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5. (2分)用化学用语填空:3个铵根离子_;标出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16. (3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常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17. (2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 填数字 。 (2)C的粒子符号为_。 (3)若E中 时,则该粒子属于_ 填“原子”或“离子”

7、 。 18. (1分)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1)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则最外层电子数x=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即硫酸铜)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19. (2分)写出配平下列化学

8、方程式 _C2H2+_O2 _CO2+_H2O_Al+_O2 _Al2O3 20. (3分)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_(填字母)。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图C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21. (3分)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2)从

9、微观角度分析图中的物质为混合物的理由:_;(3)辣椒中含有辣椒碱,易使切辣椒的手产生火辣痛感,为了缓解疼痛可在皮肤上涂抹食醋原因是_三、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2. (2分)食盐中常添加亚铁氰化钾以防止其久置后板结,其化学式为K4Fe(CN)6。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2)7.36g亚铁氰化钾中含_g铁元素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甲、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是单质。则甲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_(填名称)。 (2)若乙物

10、质含有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二的金属元素,且是一种黑色固体,甲和丙都是单质。则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甲和丙反应时的现象是_。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24. (2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一起称量,然后将盐酸和石灰水混合,充分反应后一起称量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一起称量,然后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一起称量三个实验得到的

11、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反应前(g)4.8116.8118.4反应后(g)8.0112.4118.4实验一的反应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但往往在实验结束后再次称量固体时,发现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由表中数据分析,实验中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2)将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后总质量为100g,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理由是_ 六、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25. (5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1 b2。 (2)A、B、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 若用过氧化氢溶

12、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1(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3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如果用C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5端进入(填c或d),收集气体的方法是6法。 (3)小鹿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试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运动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白磷熔点为44.1,沸点为280.5,着火点为40。白磷的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其烟雾刺激黏膜,对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实验原理】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2。 (4)【实验操作】 将试管

13、放入80的热水中;将试管放入冰水中;将试管放置在空气中恢复至室温(10);取下橡皮塞,将试管敞口放置足够长时间;请选择实验操作组成最合理的实验步骤:1(填序号)。 (5)【实验反思】 从实验安全快捷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下列中的1(填字母);ACO2 B.N2 C.CO D. H2按照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本实验仍存在的一个较大缺陷是:2。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5-1、16-1、16-2、17-1、17-2、17-3、18-1、19-1、20-1、21-1、三、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