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47906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结课质量调查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翘首(qio) 安详 矫揉造作(jio) 海市蜃楼B . 眼眶(kung) 豢养 目眩神速(xun) 坦荡如坻C . 着落(zhu) 游弋 吹毛求疵(c) 姗姗来迟D . 虐待(nu) 缄默 骂骂咧咧(li) 鞠躬尽瘁2. (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_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_。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

2、时光的打磨、岁月的_,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_仰望的人们。A . 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B . 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C . 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D . 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上,22岁的山西小伙张国栋与全球269位记忆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B . 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C .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显示,杭州图书成交人数排名全国第七,然而也是全国二手书流出量排名第五的城市。D

3、 . 设计标准达到多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通车,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4. (2分)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B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C .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D .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5.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下列对

4、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从这首词的内容来看,应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夏H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B . “兴尽”二字,是说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C . “误人”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D . 醉意未消,暮色苍茫,泛舟误人荷花深处,惊飞了“一滩鸥鹭”,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日子!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宋威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

5、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

6、,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

7、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

8、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选自2018年1月16日人民日报)(1)请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2)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3)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7.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给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您好!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会很惊讶,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也许您在这封信里,感受不到_的文

9、笔;感受不到_的文意;感受不到_的文风。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在这字里行间里感受到儿子对你深深的敬意和浓浓的爱意!我可亲、可敬、可爱的妈妈!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有何尝不是呢?借此,我想表达一下此刻的复杂心情。曾记得,我在镇上的学校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调皮贪玩,把脚趾甲给压伤脱掉了,就只能让家人接送我回家。那时,正值夏收时节,家里的人都忙里忙外,但你不但要忙,而且要在百忙之中抽空接我回家,学校离家要三公里的路程,你不会骑自行车,只能用架子车拉我回家,看到你脸上豆大的汗珠,我一次又一次的骂我不坚强,痛恨不能给你减少一下负担,你汗流浃背的样子,让我心如刀绞,它在我脑海留下了深深的印

10、记。当时有好多同学嘲讽我,我也觉得很伤面子。好久都不想再见你,但等我慢慢思索后,我又觉得我好傻好傻,至此,我好长时间都在自责中度过,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你!曾记得,多少个炎夏酷暑之日,星期天,我从学校回家,您不在家里,我以为您去邻居家串门去了,我就去问奶奶,在奶奶那里我才得知您是去了地头,当我去地里找您时,您竟然昏厥在地,脸色暗黄,吓得我也不醒人事,最后是邻居们送我们去了医院。等醒来时,您已不在病床,已出院了,留我一人慢慢养病,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我才得知您,又去了地里头,我当时有种说不出的纠心的疼。多少个寒冬腊月之时,您也不曾闲着,一大早就起来去扫雪或者是帮奶奶他老人家生火做饭,当我问您时,您

11、却说,“闲着也是闲着,毛主席都说生命在于运动我还很年轻嘛!”我一听您这话,我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因为您虽然不曾进学堂,但懂的却是格外的多!曾记得,去年的母亲节,您还在忙碌的工作着,因为您很辛苦,所以我就想在此给您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我在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用您给的生活费给您买了一个发卡。我记得那是您最喜欢的,因为有好几次您在卖主那里询问发卡的情况,而不曾买下。于是,我就暗记在心,在母亲节时悄悄的买下,本来想给您一个惊喜,没想到您却因此事而打了我,我因此事也很伤心。过后几天里,我却觉得很值得。因为,每当您拿起它时,嘴角都会浮现孩子般那迷人的微笑。从此,我就感到无比的高兴,因为,您只是不愿意

12、让我变得大手大脚的花钱。您说的我都会记得,也同样会做到。我深深的爱着您!大多数人都知道:妈妈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的遮阳伞;是我们的保护树。知道不应该:让妈妈,头发斑白而负于道路;病体佝偻而蹒跚市井;生活困窘而乞讨维生。但是,却又有好多的现实事例,让我们痛心疾首:不和老人同在一起住,不和老人同在一起吃,打老人的、骂老人的比比皆是。十月怀胎重,三生报答轻。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母亲无事无时不为你操心受累。从牙牙学语到满腹经纶,母亲无时无刻不为你辛苦奔波。从托手小孩到八尺男儿,母亲无声无息的在照顾养育。慈母爱儿意,绵绵不绝期。从家里到学校,母亲一直在谆谆教导着你;从小学到大学,母亲一直在孜孜不倦的

13、鼓励着你;从学成到工作,母亲一直在默默支持着你;从结婚到生子,母亲一直在深深祝福着你。愿用片言语,聊表愚儿意。从生命最开始,母亲就在含辛茹苦、倾其所有的照顾养育我,而我在小时候,却用自己的无知与幼稚在亵渎这份神圣无私的爱。我要让母爱熔铸在这字里行间,让它成为无人亵渎、永不凋零的雪莲花!妈妈您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词,一曲道不尽的长歌,一杯品不够的香茗!在此,我只能用这只言片语聊表我对您的爱,我把它献给我那可亲、可敬、可爱的妈妈!此致!敬礼您的儿子(选自美文网)(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耐人琢磨 字字珠玑 透心入骨B . 字字珠玑 透心入骨 耐人琢磨C . 字字珠玑

14、 耐人琢磨 透心入骨D . 透心入骨 耐人琢磨 字字珠玑(2)请依据书信内容,概括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达此刻复杂的心情。 (3)书信中,两次提到“可亲、可敬、可爱的妈妈”,请问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当我问您时,您却说,“闲着也是闲着,毛主席都说生命在于运动我还很年轻嘛!”。(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妈妈您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词,一曲道不尽的长歌,一杯品不够的香茗!。(从修辞的角度)(5)信中写道:愿用片言语,聊表愚儿意。请结合书信内容,说说“我”如何来“聊表愚儿意”。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 (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还。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讬:托。解名:这里指考中举人的榜单。(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先还 (_)(2)翻译文中画线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3)上文的大意可用成语_来概括。 9.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