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3658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读书(12分) (共2题;共12分)1. (2分)请将下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2. (10.0分)诗文填空。天街小雨润如酥,_。_?留取丹心照汗青。忽如一夜春风来,_。_ , 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时候/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_ , 儿女共沾巾。俄顷风定云墨色,_。_ , 锦鳞游泳。造化钟神秀,_。_ , 皆若空游无所依。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色的诗句_ , _。二、 读思(38分) (共9题;共38分)3. (2分)下列划线字

2、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鲜妍(yn) 汲(j)取 冠(gun)冕 矫(jio)揉造作B . 箴(zhn)言 瞥(pi)见 枉(wng)然 自吹自擂(li)C . 摇曳(y) 娉(pn)婷 忧戚(q) 稍逊(xn)风骚D . 惊骇(hi) 恪(k)守 窗棂(lng) 间(jin)不容发4. (2分)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音乐”“思想”“中纪委”“全国人大”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B . “烙大饼”“看清楚”“污染空气”“敬畏生命”短语结构相同。C . “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序幕。”这个句子中“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作定语。D . “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了乡

3、村落后的面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新农村改变面貌。”5. (3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 .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 .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D .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6. (3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绚(xun)丽 虔(qin)诚 挑拨离间(jin) 选贤与(y)能B . 冗(rng)杂 翩(pin)然 强(qing)词夺理 纷至沓(t)来C . 窈

4、窕(qio) 羁(j)绊 销声匿(n)迹 络绎(y)不绝D . 磅礴(b) 蒹葭(ji) 悄(qio)怆幽邃 暴风骤(zu)雨7. (3分)下面划线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虽有佳肴)B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同“举”,举荐,推举)(大道之行也)C . 子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没有出路的处境)(桃花源记)D . 以其境过滑,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居:停留)(小石漂记)8. (3分)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纪昀) 翻译: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B .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周敦颐)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C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刘禹锡) 翻译: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D .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欧阳修) 翻译: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不过是手法技艺比你熟练。”9. (3分)欧也妮葛朗台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从下面几种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在括号中( )。A . 像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都信奉基督教,所以基督教是守财奴的宗教。B . 葛朗台是只信奉金钱的守财奴,他不配信仰基督教。C

6、. 葛朗台是只信奉金钱的守财奴,但临死有所忏悔,所以基督教应承认守财奴的信仰。D . 葛朗台希望到“天国”继续掌管财产,如果他的愿望真能实现,那基督教就是守财奴的宗教。这是一句反语,讽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E . 葛朗台受了基督教的影响才成了守财奴,可见基督教也是守财奴的宗教。10. (6分)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句中横线词。 俄而雪骤(_) 撒盐空中差可拟(_) 儿女讲论文义(_)(2)把下面文中的句子

7、翻译为现代汉语。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B .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C . “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D . 作者在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闲来之笔,可有可无。11. (13.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

8、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三、 读写(7

9、0分) (共4题;共70分)12. (5分)仔细观察下图,用120字左右的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 13. (15.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雪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的花瓣,非常轻,一点点风,就随着飞扬回旋,在空中聚散离合。每年冬天,我都来这座城市看母亲,却从没遇到这么大的雪。在南方亚热带岛屿长大的我,完全没有见过雪。小时候我就喜欢搜集西洋圣诞节的卡片,因为上面常有白皑皑的雪景。母亲是地道的北方人。和她提起雪景,她却没有很好的评价。她拉起裤管,指着小腿近足踝处一个小铜钱般的疤,对我说:“这就是小时候生冻疮留下的。雪里走路,可不好受。”

10、中学时为了看雪,我参加了合欢山的滑雪冬训活动。等不到雪,我们只好穿着雪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摆出各种滑雪的姿势。大学时,有一年冬天,新闻报道台北近郊竹子湖附近的山上飘雪。那天教秦汉史的傅老师也是北方人,谈起雪,大概是勾起了他的乡愁吧,便怂恿大伙儿一起上山賞雪。学生当然雀跃响应,于是便停了一课,师生步行上山去寻雪。还没到竹子湖,半山腰上,一堆堆的游客,围了围巾,穿起羽绒衣,彼此笑闹推挤,比台北市中心还热闹嘈杂,好像过年一样。偶然飘下来一点像精制盐一样的细粉,大家就伸手去接,惊叫欢呼“雪!雪”,赶紧把手伸给别人看。但是凑到眼前,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

11、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母亲因患糖尿病,一星期洗3次肾。洗肾回来,母亲睡了一觉,不知被什么惊醒,有些怀疑地问我:“下雪了吗?”我说:“是。”我扶她从床上坐起,问她:“要看吗?”她点点头。母亲的头发全灰白了,剪得很短,干干地贴在头上,像一蓬沾了雪的枯草。我扶她坐上轮椅,替她围了条毯子,把轮椅推到客厅的窗前,拉开窗帘。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一刹那,树枝上,草地上,屋顶上,都积了厚厚的雪。除了马路上被车轮惊扰的痕迹,到处都是很纯粹洁净的白。雪使一切复杂的物象统一在单纯的白色里了。“好看吗?”我靠在轮椅旁,指给母亲看繁花一样漫天飞扬的

12、雪。母亲没有回答。她睡着了。她的头低垂到胸前,裹在厚厚的红色毛毯里,看起来像沉浸在童年的梦里。没有什么能吵醒她,没有什么能惊扰她。她好像一心在听自己故乡落雪的声音。“啊”母亲在睡梦中长长地叹了一声。她的额头、眉眼四周、嘴角、两颊、下巴、颈项各处都是皱纹,像雪地上的辙痕,一道一道,一条一条。大雪持续了一整天。地上的雪堆得有半尺高了。小树丛的顶端也顶着一堆雪,像蘑菇的帽子。入夜以后,雪还在落,我扶母亲上床睡了。临睡前她叮咛我:“床头留一盏灯,不要关。”我独自靠在窗边看雪。客厅的灯都熄了,只有母亲卧室床头那一点幽微遥远的光,反映在玻璃上。室外因此显得很亮,白花花、澄净的雪,好像明亮的月光。没有想到下

13、雪的夜晚户外是这么明亮,看起来像宋人画的雪景。宋人画雪不常用锌白、铅粉这些颜料,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白,到了是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了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唐人张若虚,看江水,看月光,看空中飞霜飘落,看沙渚上的鸥鸟,看到最后,都只是白,都只是空白。他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远处街角有一盏路灯,照着雪花飞扬,像舞台上特别打的灯光。远远听到母亲熟睡时缓慢悠长的鼻息,像一片一片雪花,轻轻沉落到地上。(1)文中作者围绕“雪”,回忆了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

14、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第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括号里的任务。 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赏析该句中“落花”一词的妙处)(3)第段写母亲对雪“没有很好的评价”,与后文母亲在病中也要去看雪似乎矛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观点和理由。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我”多次欲看雪而不得与母亲对雪的不甚满意的评价,欲扬先抑,使后文大雪降临、母亲看雪的情节更加真挚可感,令人印象深刻。B . 文章写母子之间的交流,虽只有寥寥数笔,却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深沉而又含蓄的亲情。C . “像蘑菇的帽子”从积雪的厚度写出雪势之大,既形象地写出树顶积雪的形态,又暗合上文关于“童年的梦”的比喻,温馨可爱,富有童趣。D . 引用唐人张若虚的诗句,深化了关于“白”与“空白”的思考对人生的真谛只能用心领悟;既升华了主旨,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