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33640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 1关于本市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门的意见的精神,为推动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类社区健康服务资源融合共享,丰富居民获得社区健康服务渠道,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与效果,现制订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依托,充分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自检设备、体质监测站、学校健康检测等各方资源,以街镇为单位,建设智慧健康小屋,畅通居民健康自检、自我健康管理以及获得健康教育与早期干预的渠道。 2019年完成80家首批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到2021年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

2、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 多种形态的智慧健康小屋(站)网络不断健全,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二、功能定位智慧健康小屋是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居民获得整合型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一)健康自检的载体以自助检测为主要形式,以居民常见疾病为重点,通过1智能化设备开展健康自检服务,推进重点疾病的风险提示,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二)健康指导的渠道基于居民健康自检结果,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引导有需求的居民及时对接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体育指导员等专业资源,提升重点疾

3、病的识别率、建档率、管理率和控制率。 (三)自我管理的平台通过健康自检与健康宣传教育,促进居民获悉自我健康状况,强化社区居民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丰富社区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途径,逐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四)信息汇集的环节居民健康自检数据由智能健康小屋检测设备实时采集,强化对健康自检数据的管理应用,纳入面向居民的健康账户,逐步将智慧健康小屋打造为居民健康信息汇集的重要环节。 三、建设内容(一)科学规划布局以街镇为单位,充分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布局智慧健康小屋设置,原则上每个街镇均需设立1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 鼓励结合社区基本单元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健康服务机构与居民集中活动

4、场所进行设置,或相邻设置。 结合居民实际需求与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科学规划,能1级管理,合理布局多样化的智慧健康小屋(站)网络,逐步将智慧健康小屋功能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可穿戴健康检测设备进行推广,将相关功能和应用延伸至居民家中。 (二)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应提供三大类服务,包括健康自助检测(利用自助检测设备,对主要体征、体质进行自检自测)、健康自我评估(利用自助评估量表等工具,对主要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与提示)与健康指导干预(出具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提供健康账户查询、健康宣教、家庭医生签约、引导有需求的居民至专业机构进行疾病筛查或就诊、提供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等)。

5、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基本服务项目内容。 多样化智慧健康小屋(站)的服务内容应与所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需求紧密对接。 在提供基本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鼓励各区、各街镇围绕社区健康服务清单,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开展延伸性、拓展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在服务提供中,应坚持以居民为中心,逐步将各种检测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工具等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整合型智慧健康服务。 (三)规范服务流程居民可在开放时间前往就近的智慧健康小屋,凭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进行智能身份识别,自动新建或调用居民健康账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健康自检、自评或指导1服务,根据

6、居民健康自检或自评结果,智慧健康小屋将依托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为居民出具健康自检、自评报告,开具健康处方、运动处方等,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健身指导与宣教,并根据健康自检、自评结果,引导居民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获得进一步疾病筛查、诊疗、健康管理等服务。 (四)规范设备功能根据智慧健康小屋所提供服务内容,应配置相应功能的设备设施。 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所配备设备应达到基本功能与标准要求(详见本市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鼓励配备功能整合型、智能便捷型设备。 对提供基本以外服务内容的智慧健康小屋增加的设备,应确保功能健全、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并可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

7、采集与整合。 (五)加强信息应用居民健康自检、自评数据与结果应通过信息化自动采集,作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补充,定位于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数据,依托“上海健康云”等载体,纳入居民健康账户,作为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促进智慧健康小屋与居民的联动。 加强智慧健康小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质监测站、学校、社会健康管理机构等信息共享与应用。 促进居民健康检测数据在各类机构间的利用,提升服务效率。 智慧健康小屋设备信息化接口规范与数据标准另行制1订下发。 (六)规范运行管理各区、各街镇政府作为智慧健康小屋的责任主体,可委托公办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或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智慧健康小屋的日常运行。 标准化智

8、慧健康小屋原则上应一周七天对外开放,并向居民公示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与服务流程。 智慧健康小屋应合理配备具有健康服务技能的医务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参与智慧健康小屋的日常服务与维护。 将老年人健康体检、居民健康评估、居民体质监测等服务融入智慧健康小屋,不断提高居民对智慧健康小屋知晓度与利用率。 四、实施要求(一)制订智慧健康小屋规划各区、各街镇应根据智慧健康小屋建设要求,结合落实社区健康服务,对辖区内智慧健康小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分批次建设计划,形成面向居民、基于需求、形态多样、便捷可及的智慧健康小屋网络。 (二)落实9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根据2019

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要求,本市成立2019年智慧健康小屋建设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分管领导及各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与实施督导。 在各区组织申报的基础上,本市遴选确定了市政府实事项目80家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名单(名单附后),请各区卫生1健康、体育、财政、街镇政府等部门高度重视,成立市政府实事项目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建设计划,确保2019年一季度启动规划布局, 二、三季度全面开展建设,11月底前完成建设。 (三)落实建设与运行管理保障各区、街镇应合理分布设置智慧健康小屋,对智慧健康小屋所需房屋场地予以统筹安排。 对规划在新建、改建居民区的智慧健

10、康小屋设置,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与运行管理所必需的相关经费,由各区、街镇政府予以落实。 (四)探索整合第三方资源在智慧健康小屋建设中,各区、街镇可探索引入社会资源,委托第三方社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智慧健康小屋运行管理,或整合社会健康管理机构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智慧健康小屋的协同作用。 根据建设标准与服务要求,加强对参与服务的社会资源管理与考核,确保智慧健康小屋服务规范,质量可靠。 (五)加强项目督导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将加强对各区智慧健康小屋建设与运行的指导,对纳入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将建立督导机制,确保按

11、时、高质量地完成实事项目建设,服务广大社区居民。 附表2019年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名单1附表2019年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名单序号区数量智慧健康小屋设置街镇1黄浦区3外滩街道2五里桥街道3打浦桥街道4静安区5彭浦新村街道5曹家渡街道6南京西路街道7共和新路街道8临汾路街道9徐汇区5龙华街道10枫林街道11斜土街道12徐家汇街道13长桥街道14长宁区5江苏街道15程桥街道16虹桥街道17北新泾街道18周家桥街道1序号区数量智慧健康小屋设置街镇19杨浦区5大桥街道20五角场镇21控江街道22定海街道23四平街道24虹口区5曲阳路街道25凉城新村街道26广中路街道27北外滩街道28嘉兴路街道29普

12、陀区5长征镇30长风街道31宜川街道32石泉街道33长寿街道34浦东新区9金桥镇35金杨街道36惠南镇37潍坊街道38唐镇39张江镇40塘桥街道1序号区数量智慧健康小屋设置街镇41浦东新区周浦镇42浦兴街道43闵行区5七宝镇44古美街道45浦江镇46吴泾镇47马桥镇48嘉定区5工业区49嘉定镇街道50安亭镇51南翔镇52华亭镇53宝山区5友谊街道54大场镇55淞南镇56杨行镇57罗店镇58松江区5方松街道59中山街道60小昆山镇61九亭镇62叶榭镇1序号区数量智慧健康小屋设置街镇63青浦区5徐泾镇64盈浦街道65白鹤镇66朱家角镇67金泽镇68奉贤区3庄行镇69奉浦街道70南桥镇71金山区5金山卫镇72山阳镇73廊下镇74漕泾镇75朱泾镇76崇明区5城桥社区77长兴社区78新海社区79堡镇社区80东平社区合计80。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