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32734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36)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 . 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 . “高声大叫”的“高”是指响度大D . “低声细语”的“低”是指音调低2. (2分)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A . 和正常时一样B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 .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3. (2分)

2、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 A . 放在空气中的薯片会变软B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C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D . 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4. (2分)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 . 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B . 桥洞反射的声音从洞口跑了C . 桥洞窄小,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出来D . 桥洞窄小,不产生回声5. (2分)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

3、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6. (2分)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 一直升高B . 一直降低C . 先升高后降低D . 先降低后升高7. (2分)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音调、响度和音色8. (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三烧瓶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纯水或煤油,瓶内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R乙=R丙 , 瓶中均插有同型号的温度计,则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对应探究实验的是( ) A . 可用于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B . 可用于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C .

4、可用于研究“吸收热量相同时,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D . 可用于研究“吸收热量相同时,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9. (2分)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 A . 红外线B . 紫外线C . X射线D . 射线10. (2分)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 墙上孔雀B . 缸中游鱼C . 湖面月影D . 雨后彩虹11. (2分)下列图示合理的是( )A . 吊灯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 . 放在暗室内斜坡上的植株受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形图C . 解释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的光路图D . 浸

5、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室温20)的玻璃泡上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图12. (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水凝固形成的C . 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D . 冰锥是在极其寒冷的冬季形成的13. (2分)交响乐中,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大提琴,这主要是因为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频率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14. (2分)泸西县积极在公路两旁栽风景树,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

6、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产生的。 15. (2分)在声音的三个特性中,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16. (3分)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辨别出是小玲的17. (3分)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100(选填“高于”“低于”或者“等于”);

7、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_; (3)火柴移离蒸气才能燃烧,是因为和_发生了充分接触 18. (2分)飞机起飞时能够产生140dB的噪声,能把人的耳膜振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因此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_处控制噪声19. (4分)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中干冰经历了_过程,此过程干冰从云层中_热;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_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下落中再_成雨落下。 20. (3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_组成的,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 三、 综合题 (共1

8、题;共4分)21. (4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A .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 .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2. (5分)(2017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

9、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五、 实验题 (共6题;共27分)23. (2分)(2014无锡)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_产生的,然后通过_传播到人的耳朵 24. (6分)下面是小轩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轩应按照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 顺序进行;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轩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轩的错误之处_; (2)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轩由于粗心大意记错 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3)改正数据后,小轩根据实验

10、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 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合理即可)25. (5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_min;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 (3)海波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_; (5)海波在46时,它处于_态(

11、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6. (3分)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选用如下器材:铺有白纸的泡沫塑料板、薄透明玻璃板、刻度尺、4根牙签、6根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橡皮泥(其中3根为红色、3根为黄色)。实验前她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带支架的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前沿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之后小红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选一根红色橡皮泥作为物体,放置在透明玻璃板前的白纸某位置上,在透明玻璃板后适当位置放一根黄色橡皮泥,改变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

12、,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用牙签将2根红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更高的新圆柱体,放在平面镜前更靠近平面镜的位置,同样用牙签将2根黄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调整这根新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表格中。(1)请写出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 (2)请你针对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方法:_。 (3)请说明根据测量数据如何判断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_。 27. (7分)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

13、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所示,卡片中各孔尺寸相同(约为1cm),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白纸较远,慢慢靠近地面,发现开始实验时,白纸上的光斑都是圆形,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_(有关/无关).但是当卡片距离地面很近时,看到的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相同,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_有关.(3)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你觉得选_图实验最科学,实验时,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大小_.(有关/无关)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_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_形成的.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