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28474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面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语句,对其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选自范爱农B .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选自狗猫鼠D .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选自藤野先生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

2、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 , 引发了收视热潮, 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 了蝴蝶效应。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A . 深入浅出 虽然 但是 印证B . 深入浅出 不但 而且 引发C . 深思熟虑 不但 而且 印证D . 深思熟虑 虽然 但是 引发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住?_改为_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键壮,坚韧,如同骆驼一般。_改为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

3、居易钱塘湖春行) (2)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4)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亭亭山上松,_。(刘祯赠从弟) (6)馨香盈怀袖,_。(古诗十九首) (7)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 (6分)名著阅读。 A比它们都要聪明得多。在选择住所时,A不喜欢把偶然碰到的天然的隐蔽场所当成家。它在为新家选址时总是非常谨慎,它喜欢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A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从大厅一直到卧室,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的。(1)选段中A指的是_。 (2)A的

4、住所有什么特点?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6.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日:“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注释】鬻:卖。攫:夺取。(1)解释句中划线字词。见人操金_人皆在焉_何故 _清旦被衣冠_(2)翻译下列句子。殊不见人,徒见金耳。(3)用最简短的话回答这个齐国人为什么“殊不见人,徒见金耳”?7.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吕蒙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尝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

5、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世祚:指国运。玄:深奥。政:只,仅仅。(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蒙乃博览群籍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 . 以易为宗 公亦以此自矜C . 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磨刀霍霍向猪羊D . 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 以我酌油知之(2)请用“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段两处)尝 在 孙 策 座 上 酣 醉 忽 于 眠 中 诵 周 易 一 部。(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的句子。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4)文中的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六、 现代文阅读 (共

6、2题;共54分)8. (2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

7、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 “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过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爱环。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 19

8、80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美丽的爱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1)结合内容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2)第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3)第段中与“它们”相照应的一个词是。(4)第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5)第段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

9、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 . 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B . 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C . 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D . 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有风雨之兆。(6)第段运用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7)本文依次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B . 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C . 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D . 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9. (25分)阅读布鞋,完成后面问题。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上个世纪

10、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箩筐,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

11、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

12、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

13、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1)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回忆,表达了 之情。(2)请从第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品味文中第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5)文中说“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你童年记忆中最鲜亮的风景是什么?请简述理由。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