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2764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案例:我们班是一个43名学生的班级,常常因为有些同学的作业做得很乱,批阅起来十分地困难而惹得我很恼火。其中有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因为作业每次很乱,我单独叫他到办公室批评了好几次,有几次,我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现在想起我当时批评他所用的语言及行为,实在很后悔。因为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他和我在以后的日子中有了抵触情绪和隔阂,有时干脆作业不交,因此我非常的困惑与无奈。后来通过我专门观察,总结出他每次做作业时总是好动,不专注,有时和前后同学说话,有时边做边哼着歌。结果不能按时完成,到最后看到其他同学都交上了,他就急了,就潦潦草草、毛毛躁躁的写。通过这么几次观

2、察后,我开始反思我的批评方法。一次阅完作业后,我写了一张小纸条夹在作业本里面,上面写“林雨贤你很聪明、很活跃,你的学习成绩老师和同学都是肯定的,是同学们一直学习的榜样,老师很欣慰。这里老师对你有一个建议,如果你做作业时,能静下心来,专心完成,老师相信你的作业一定会整齐起来的,过不了多久,你的作业也会是咱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试试好吗?”第二天,我亲自发作业本,要求同学们认真看看昨天阅的作业,我专门留意林雨贤同学的反应,他用和平、感激地目光看了我一下,然后他很珍贵地把那张小纸条装进了自已的文具盒。结果第二天的作业比以前整齐多了,我用这样的形式坚持了两三周,又利用发作业的时间给予表扬。后来我们班举办

3、了“优秀作业展评”,同学们向他投出了惊讶与赞许的目光。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几名作业很乱的同学,结果效果很好,他们几个的作业批阅起来再也不费劲了。反思:批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也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往往一些老师把批评当作发泄对学生不满的手段,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在新课改中我们教师应倡导一种善意的、激励性的批评,批评要讲究艺术。六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案例江西省上高县实验小学 徐海涛一、设计指导思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相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当然这

4、也更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来进行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优美的景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上,让学生产生对桂林美景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主要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及建构过程。二、教材分析: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

5、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写的景是美的,描述景的语言也是美的,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激荡起来的情感,那种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情感。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很多写景的课文,对描写美景的文章特别感兴趣,而桂林山水的美景更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因为知道写景文章的特点,所以学习起来应该更轻松。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漓江、无暇、翡翠、屏障、竹筏”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

6、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五、教法学法: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八、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或听说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谈感受。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学生自由读课文

7、,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总体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总体感受,具体感受漓江水的特点。 (1)观察图画,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具体感受桂林山的特点。 (1)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3)指名配乐朗读。

8、5、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1)引导学生质疑。(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概括观赏桂林山水的整体感受)(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学生读文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2、教师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当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3、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 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第二课时一、回忆引文,畅谈感受师:上节课我们走进

9、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了桂林的山水。你想说什么?二、自由选择,感悟课文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2、教师组织集体读议交流,结合学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品读第二自然段。(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3)多媒体出示: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学

10、生发挥想象说段话,并写出来。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 3、品读第三自然段。(1)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林的山的资料。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3)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1、师:文中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为背诵做准备。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

11、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2练习背诵。3提示背诵方法,全班背诵课文。四、运用语言,相互评价 1、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喜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

12、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鲁迅说:“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审美从文章三美入手。1、读出音乐美、形象美。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等。注意以上几点,分小组读课文,在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感受到一连串意象的美。 2、自由读文、配乐读文、齐读课文,并配上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优美旋律,学生审美感受又进一层。3、展现桂林风光图画,本人从网上下载了系列桂林风光图,让学生观赏,学生感叹“啊,这样美!”学生头脑中意象或与此契合,或没有想象到,通过互补、印证想象更丰富了 叶圣陶说:

13、“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这指的是对文章的鉴赏,鉴赏什么呢,既要赏其美,又要鉴其妙。可以从语言声音节奏、色彩氛围、语调语序中推敲品味,体察作者怎样精确、传神运用语言,体察运用语言之妙。新课改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良好语感。语感训练除了语文实践外,还需分析语言之妙。首先让学生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用“这句话好,因为_”句式说话。有的说我认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连,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句话好,因为它的比喻真巧妙。有的同学认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这句话好,因为这句话中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词语用得好。通过教学,我感觉要加强联系上下文理

14、解重点词句的指导,如: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时教师指导不够到位,有多数学生不能体会其感情,因此今后教学中要设计好这些环节的教学。六年制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1、揭示课题,板书:开

15、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2、学生交流归纳。三、通读课文,理清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标出自然段,圈出课文中的字词。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场面?.学生交流,归纳板书:.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四、学习生词五、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第 二 课 时师: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礼)。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隆重、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这两个字,你读懂了什么?(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