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2611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_,我们的国家发生了_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_的奋斗史诗。A .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 感天动地B . 感天动地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C . 感天动地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D .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 感天动地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B . 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C

2、. 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D .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悠悠我思。(子衿)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小石潭记) (3)求之不得,_。(关雎)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之景象的诗句是:_,_。 (5)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 (6)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_,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_。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儿女共沾巾。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4. (1分)给划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对这款新手机,消费者给出褒贬_不一的评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最狭隘_的也是胸怀。最近,企业ci yun_瘦身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让信仰之翼直飞yn xio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今年5月4日第70个青年节,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此学校团组织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回首】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

4、日为中国青年节。 校团委征集对联,追忆过去,展望未来,请根据所给上联,选择恰当的下联。上联:爱国青年创大业下联:_A . 鲲鹏展翅九天外B . 当代青年多壮志C . 风流人物看今朝D . 展神州万古雄风(2)【展示】校团委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原则,拟定在五月份开展系列活动。 请你仿照所给活动项目,再补充两个(除征集对联外)。活动一:诗歌朗诵赞青春活动二:书画展览颂青春活动三:_活动四:_(3)【传承】校团委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专栏。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这个主题的思考。(不少于70字)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的

5、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乙)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孟子论之曰:或谓:“张

6、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注:凤鸣而鸷翰:凤鸣,指凤凰打鸣、吟唱。鸷:凶猛的鸟,翰:指鸟的羽

7、毛。资治通鉴周纪三周赧王五年(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必敬必戒 _富贵不能淫 _是恶足以为_圣人恶诸_(2)翻译下列句子。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3)(甲)文中“岂不诚大丈夫哉?”在(乙)文中表述为“岂不大丈夫哉!”,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 强烈,为什么? (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哪些标准?(摘要原文即可) (5)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微信,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根据甲文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

8、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爨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注】爨:cun,烧火做饭。(

9、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余幼时/即嗜学B . 两狼之并驱/如故C . 侃/为项城令D . 非如/吏民生此土也(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B . 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C . 李侃号召官员和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D . 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文烧火做饭,犒赏官兵。(3)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坟墓存焉 焉:_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义:_人谁肯固 固:_侃遽登城 遽:_(4

10、)翻译下列句子。 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元。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针线活儿周莹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父亲作为男人,最擅长的不是吸烟喝酒,也不是打牌赌博,而是女人做的针线活儿。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的岁月中,父亲

11、既当爹又当妈,辛苦地照顾着我们。大多数时候,为了惩罚父亲,我和弟弟商量好了在外疯狂地玩耍,故意隔三岔五地把衣服和裤子的线缝扯脱。我和弟弟都变成了调皮捣蛋的主儿,父亲虽然脾气很大,却从不打骂我们。那个时候,他忽然之间就学会了针线活儿。最初,父亲那些瘪脚的针线活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16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我半夜醒来,发现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近门边,透过缝隙,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父亲坐在椅子上,正为我缝补衣袖。傍晚时分,我和弟弟比赛爬树,结果我把衣袖刚破了。晚饭时,我掖着藏着,生怕父亲知道骂我。睡觉前,我把衣服藏在枕头下。半夜起来,却找不到外衣了,只好穿着棉袄起来,却意外

12、看见外衣在父亲手中。如豆的灯光下,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羞,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孩。父亲在门里,我在门外,隔着一扇虚掩的门,我清楚地看见他缝补时笨拙的动作,像极了拐角耕地的老黄牛,慢腾腾的。再抬头看一眼,在那忽闪忽闪的灯光中,父亲脸上沧桑的皱纹,像小豆豆一样一跳一跳的格外显眼。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呼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层塑料纸,呼啦啦作啦。父亲缝补一会儿,手指冻僵了。他捧着手,哈一口气,再继续缝补。我站在门外,感到一股冷飕飕的风,从土墙的屋檐下鱼贯而入。虽然我浑身冷得直打寒战,但心

13、里却是倍感温暖。那是爱的阳光,穿透了童年的叛逆和幼稚,直抵被寒冷包围的心灵。爱的温度,融化了那块久居心扉的坚冰。我想惩罚父亲的心理和那份坚硬的情感,一起融化在寒夜的温暖中。那晚,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心酸。感动的是从父亲那笨拙的缝补动作中折射出来的细心和爱心,心酸的是母亲不在身边的岁月,父亲粗犷的心思慢慢变得细腻了,我终于体会到他尽量不让我们受到委屈的心思。可惜,以前小小年纪并不理解父亲的苦楚,也不懂得父亲的疼爱,甚至看不出父亲为我们所做的改变。我暗暗自责:对不起,父亲,我曾经对您有过深深的成见。为了不让父亲尴尬,我悄悄地退回到里屋,躺在床上时,泪水还是忍不住溢了出来。从此,我变了,弟弟也变了。我

14、变得乖巧懂事了,弟弟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我们在父亲慈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尽如人意,我得了失眠症。父亲为我找医生,我也吃了一些药物,均不见效。我依然夜夜失眠,白天头晕目眩。那年秋天,父亲到很远的山上摘回很多金黄灿烂的银杏叶,一片片洗净灰尘,摊在门外的竹架上晒干,收藏。然后,他到镇上的商店买回很多橘子,把橘子一瓣瓣掰出来,用白糖腌制在瓦罐内,封存。弟弟好奇,就问他腌制那么多橘瓤干啥。父亲慢言慢语地说:“我要用橘子皮,那些橘瓤也不能糟蹋吧。腌制后啥时间想吃都可以。”弟弟再问父亲:“你要橘皮有什么用?”父亲一边忙着将晒干的橘子皮细心地掰碎,一边回答说:“我要缝银杏陈皮枕头。”弟弟疑惑地看着父亲。父亲用掰碎的橘子皮和银杏叶做了一个枕头。当我抱着那个散发着清香味的枕头时,百感交集。我枕着父亲缝制的“银杏陈皮枕头”,一如枕着一腔爱的暖流,安然入睡。没过多久,我的失眠症就痊愈了。搬家多次,我都没有舍得丢弃父亲缝制的枕头,枕头上面保留着父亲的指纹和爱的香味。枕头上那些细细密密的针脚,就像一束束明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