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26093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材料时政材料: 材料一、xx年10月20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 材料二、xx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相关知识1.xx年10月20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通过的文件:中

2、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为什么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本次全会的主题?)答: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3、;等。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6.(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4、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

5、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6项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的5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9.全面

6、推进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根本权益11.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12、本次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目光,也引发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体现了什么?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一

7、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13、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等人的严重违纪问题审查报告,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1)体现了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制裁。(4)表明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和力度。(5)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6)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4、为防止乃至杜绝腐败现象,国家应该如何做

8、?(1)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3)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4)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5)严惩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15、 党坚持反腐制度化建设,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1)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要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3)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4)懂得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5)认真学法、依法自律。16、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有何意义?(1)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9、(2)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防止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2)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

10、的权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浪费行为如一些饭店经常提供一次性筷子。我建议依法制止这种浪费行为,要求饭店提供消毒餐具。 问题设计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治方面取得 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2)存在的问题: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

11、操作性 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 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 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 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 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3、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 主体和力

12、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 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 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的根本遵循。4、.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 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

13、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 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 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 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 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 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8. 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们应该如何做? (1)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14、,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 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2)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 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3)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 设的言行作斗争。9.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 (4)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6)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

15、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证等。10.为什么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 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3)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4)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 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11.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1)首先要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要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2)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 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 执政统一起来。(3)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个部门依章程履行 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4)坚决依法治党、从严治党,要坚持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要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等。12.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何意义? (1)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2)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3)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施依宪治国。 (4)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5)有利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等。13. 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