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0742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一、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练习:(一)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

2、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_,变成一条条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2、按课文内容填空。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_ 5、按要求写词句: (1)形容玛丽奉献的:_(2)表示玛丽钻研:_6、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玛丽对人类的贡献。 _ _7、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 _8、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

3、,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 _9、读了短文,你是怎样理解“美丽”的?课文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_ _(二)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 _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_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_ _4、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 _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练习:(二)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

5、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_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_如果是在南半球_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_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可用文中的“_”一词概括。2、请给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敏锐( ) 普通( )4、画横线的语句中“?”指_“ !” 指_5、“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结论”在文中指什么?请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6、

6、你觉得谢皮罗教授是个怎样的人?谢皮罗教授的“?”是什么?“!”又是什么? _ _ _ _7、读了这个片段后,你一定也有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_ _(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7、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而不舍精神的人。1、给词语中的黑体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打“”。 见微知著( ):A、明显;B、写作,编;C、著作 锲而不舍( ):A、坚持;B、雕刻; C、放弃2、第二个文段中的“?”指的是_ ;!”指的是_ 3、“真理诞生于一百

8、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A、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C、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4、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A、用具体事实说明真理。 B、前后照应的写法。C、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5、结合文中的事例或课外了解的例子,请你写出文中划横线的句话的含义。_ _ _(1)本文的论点是: (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3)下面是对文章第至自然段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B (并列结构) (层进结构) C(分总结构) D(总分总结构)(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5)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