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9205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24分)1.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2. (3分)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丰润 起伏 翅翼 沉醉B . 凝望 逝去 忧戚 枉然C . 勃发 哲人 飘逸 咏赞D . 坦荡 漫游

2、 流盼 摇拽3. (3分)选出下列加线的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 ).A . 他面临大事优柔寡断 , 这个领导岗位不适合他。B . 班长在班会上夸夸其谈 , 同学们惊诧于他的知识面之广。C . 小明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幅这画。D . 这姐妹俩的性格迥然不同 , 一个内向,一个外向。4. (3分)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技术”( )。A . 叙述B . 描写C . 议论D . 抒情5. (3分)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用嘴吃东西)B . 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旗子)C .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3、?(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D . 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书写工具)6.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松鼠一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松鼠。B .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了解了松鼠的生活习性。C . 松鼠常常以榛子、松子、葡萄等水果为食。D . 谁能不说松鼠不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呢?7. (3分)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A .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B .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4、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C .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职责与误会。D . 少一些职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8. (3分)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 . 次北固山下C . 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D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2)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3)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4)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子曰:“饭疏食,

5、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6)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天上的明星现了,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0. (5分)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成语_;_人物_;_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文言文阅读。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安怜翁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6、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 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注释】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 剡(sh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 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遣:打发。(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 着 青 布 绔 在 兄 膝 边 坐(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已】停止,完毕;副词,已经;副词,太,过分;语气词,用法同“矣”【容】 容纳;宽容,容忍;许可,允许;容貌,

7、仪容而犹未已_ 奕于是改容曰_(3)阅读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甲文当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时,兄女的回答是:“_。”乙文童年时候的谢太傅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兄长说“_。”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形象。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时的谢道韫是_的一个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谢安是_的一个人。(4)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2.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论压力季羡林参

8、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了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因缘和合,不免唠叨上几句。什么叫“压力”?上述文章中说:“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我一向认为,定义这玩意儿,除在自然科学上可能确切外,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上述定义我看也就行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压力。 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看上去似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而他们却战战兢兢,时时如临大敌,担心边患,担心宫廷政变,担心被毒害被刺杀。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

9、人,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资本家钱太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等。至于吾辈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都是压力,谁能躲得开呢?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从大处来看,现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

10、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的好处。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

11、”,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1)下面不属于作者说的“压力是好事”的一项是A . 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等,人们感觉到了压力,然后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是好事。B . 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而没有这些压力,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所以这些压力也是好事。C . 作者自己“已至望九之年”, 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还是形成颇大的压力,而这压力往往能使他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所以也是好事。D . 资本家钱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也是很大压力,于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千方百计赚钱,增加资产,这也是

12、好事。(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认为定义在自然科学上可能是确切的,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B . 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看似没有压力,实际上压力比任何人都大。C . 文中第段通过举例论证了没有压力社会将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的观点。D . 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的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不可杞人忧天。(3)平常我们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排除压力的?13. (15分)阅读方块汉字前途之争,完成下列各题方块汉字前途之争汪品先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

13、论的百年话题。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

14、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