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9159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3、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

2、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和宗法制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4、宋代程颢、程颐和张载都强调说,“管摄天下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其主张都基于A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B宋朝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有编订族谱的习惯 D宗法制具有维系社会安定的作用5、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

3、志粗疏的缺陷6、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7、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戎 从 王 国 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8、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

4、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9、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10、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1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

5、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他实行了()A分封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郡国并行制12、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13、三省六部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此制度的积极作用是()A使封建选官用人制度得以完善 B分解相权,削弱了皇帝的权威C扩大议政范围,有利于政治民主 D有利

6、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14、 “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15、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转运使。”其目的是()A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 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 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16、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

7、、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17、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中外朝制度 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二府三司制 元朝的一省制A B C D18、“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19、

8、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 C科举取士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20、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度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21、明史钱唐传记载:帝(朱元璋)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

9、然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帝”与孟子的对立在于()A“帝”出身农民,孟子依附权贵 B“帝”信用法家,孟子代表儒家C“帝” 主人性恶,孟子主人性善 D“帝” 加强皇权,孟子宜讲民本22、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表11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A秦朝的三公 B唐代三省长官 C明代大学士 D清朝军机大臣23、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

10、朝 24、“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 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25、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二、材料解析(共两大题,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

11、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

12、,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时间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3分)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3)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你怎样理解黄宗羲的观点?(2分) (1)过失:秦朝:严刑峻法,滥用民力(暴政);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藩镇割据;主要观点

13、:秦汉唐的灭亡原因不在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汉武帝:设置中朝为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设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逐渐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原因: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专权危及君主的统治理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27、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