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28463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交叉口改善设计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章 概述1.1 改善背景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设计的规范性与正确性与否将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与安全品质。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转换方向并相继通过。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滞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交叉口成为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瓶颈和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如何更好的设置交叉口,合理地组织交通,对于提高交叉口的车速和通行能力,减少延误和交通事故,避免交通阻塞以及保障交叉口行车通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 环形交叉口简介环形交叉口是在交

2、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驶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环交具有冲突点少、车流连续、可为 u 型转弯(调头)提供方便等优点,环岛上的空间还有利于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位置设置圆形(也包括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中心岛,变冲突交通流为交织交通流的交叉形式,一般无信号控制。其交通特点是,同方向的交通流直接进入环道,按一定的速度要求和统一的转向(通常是逆时针方向,少数国家或地区按顺时针方向)绕中心岛单向行驶,进行连续的合流、交织与分流。由于环交可以变冲突交通流为交织交通流,所以冲突点的个数少于一般平交(各向左转车流”出环”时与

3、对向直行和左转车流”入环“仍然存在冲突点),车辆行驶更为安全,再加上对于进入环道的车辆不进行信号控制,使其连续行驶,可以避免产生周期性的交通阻滞,从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岛行驶时处于紊流交织运行状态,为了不使车辆在环岛交织段出现停车等让的情况,中心岛的半径必须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2交织段的处理是环形交叉口设计的关键之处,直接决定着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1.2 环交基本情况1.2.1 交叉口位置和周边该交叉口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为车辆出入南坪、海峡路等重要地点的主要道路之一。周边主要为隆鑫集团、宝汇钢构等各类钢、电、药、汽车公司或集团,不属于商业区,有一定数

4、量的行人出行。图 1.2.1 环形交叉口及周边1.2.2 相交道路该交叉口为环形交叉口,相交道路双龙路、汇龙路均为城市次干道,进口道出口道均为两车道,汇龙路南交兰花路,北接大石路;双龙路东起隆鑫工业园区,西尽丹回路。其中,汇龙路设有中央分隔带,双龙路未设分隔带。3图 1.2.2 交叉口相交道路第 2 章 数据调查与分析2.1 交叉口基本情况对交叉口的基本道路情况进行调查,得到数据,如下表:表 2.1.1 交叉口道路基本情况表该交叉口为无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设有中心岛,各进口道前方设有环岛行驶指示标志,所有车辆一律逆时针绕岛行驶。环道为双车道,在外环道的Y 型优化岛处有一定的加宽值。表 2.1

5、.2 交叉口基础数据表环岛半径(m) 环道数 信号灯 交织长度(m) 行驶方式32 m 2 无 42 逆时针绕岛行驶双龙路 汇龙路项目东路 西路 南路 北路道路等级 次干道 次干道 次干道 次干道断面形式 一块板 一块板 两块板 两块板车道数 4 4 4 4车道宽(m) 3.5 3.5 3.5 3.5过街设施 斑马线 斑马线 无 斑马线信号灯 无 无 无 无42.2 交通量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横断面的车辆和行人的数量,定义为交通量。该断面交通量可以作为包含它在内的某一长度的路段交通量。在研究车行道的交通状况时,一般所说的交通量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则指车流量。实施交通量调查时,首先应根据调

6、查的目的要求,制定调查方案、选择与布 署,使调查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果。2.2.1 调查方案和范围调查时,对汇龙路-双龙路环形交叉口的四条入口道路均设立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驶入、驶出交叉口的各路段断面总交通量及右转和直行的车辆数。2.2.2 调查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一周内各日交通量是不同的,一般是各工作日(星期一至星期五)变化不大,而在星期六、星期日或节假日交通量变化较大。一天内 24 小时的交通量分布也不均匀,由于白天工作和夜晚休息对交通的需求不同,交通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一天内有两个高峰值,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所以我们采用“峰值时间观测” 。综上考虑,调查时间选取在 12 月 24 日(

7、周四上午 7:30 至 8:00 对环形交叉口的 4 个入口进行交通量调查。观测地点应选择在交通量大小具有代表性及观测视野良好的路段。2.2.3 交通量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人工观测法。安排人员分五天在指定地点按调查工作计划进行交通量观测。观测时用原始记录表格以划“正”字记录来往车辆,统计的时间单位为 5min。交通量调查记录表如表 2.2.1 所示。表 2.2.1 交通量调查基础数据表(单位:辆)道路 进出口 时段 小客车 出租车 公交车 大客车 小货车 大货车57:30-7:35 110 16 2 0 6 3 7:35-7:40 98 13 2 0 11 0 7:40-7:45 107 12 2

8、 0 8 0 7:45-7:50 114 18 1 0 13 2 7:50-7:55 116 22 2 0 13 0 进口7:55-8:00 111 17 3 0 11 5 合计 654 98 12 0 62 10 7:30-7:35 113 13 3 0 10 7 7:35-7:40 93 16 1 0 6 2 7:40-7:45 101 10 3 0 13 5 7:45-7:50 104 12 2 2 14 7 7:50-7:55 108 18 4 0 11 3 汇龙路(南)出口7:55-8:00 107 16 1 0 16 12 合计 624 85 14 2 70 36 7:30-7:3

9、5 162 23 5 0 16 0 7:35-7:40 153 36 5 2 11 0 7:40-7:45 168 26 4 0 22 0 7:45-7:50 155 25 6 0 21 0 7:50-7:55 178 33 6 3 29 0 进口7:55-8:00 174 27 5 0 14 0 合计 990 170 31 5 114 0 7:30-7:35 155 12 3 3 19 2 7:35-7:40 188 35 4 2 8 2 7:40-7:45 181 20 2 0 13 0 7:45-7:50 171 29 1 0 27 0 7:50-7:55 190 17 5 3 8 0

10、汇龙路(北)出口7:55-8:00 183 33 3 2 24 0 合计 1068 144 18 9 99 3 7:30-7:35 26 1 0 0 8 0 7:35-7:40 36 0 0 0 8 0 7:40-7:45 44 0 0 0 13 0 7:45-7:50 38 3 0 0 10 0 7:50-7:55 30 0 0 0 3 0 双龙路(东) 进口7:55-8:00 45 0 0 0 11 0 6合计 218 4 0 0 53 0 7:30-7:35 50 12 0 0 0 2 7:35-7:40 48 9 0 0 0 0 7:40-7:45 56 17 0 0 0 0 7:45

11、-7:50 44 13 0 0 0 0 7:50-7:55 53 12 0 0 0 0 出口7:55-8:00 57 16 0 0 0 0 合计 306 78 0 0 0 2 7:30-7:35 45 9 3 0 3 0 7:35-7:40 38 9 1 0 3 2 7:40-7:45 51 10 5 0 5 0 7:45-7:50 29 13 4 0 2 0 7:50-7:55 35 8 6 0 3 3 进口7:55-8:00 48 12 3 0 5 0 合计 245 61 22 0 21 5 7:30-7:35 29 5 4 0 6 3 7:35-7:40 20 9 1 0 3 3 7:4

12、0-7:45 26 7 2 0 10 0 7:45-7:50 24 4 4 0 11 2 7:50-7:55 30 12 2 0 5 5 双龙路(西)出口7:55-8:00 27 7 5 0 13 2 合计 154.5 42.9 18 0 48 15.3将调查得到的各种车型流量换算为标准车型。经查询,采用了下表的换算系数:表 2.2.2 标准车型换算系数表车型 小客车 大客车 公交车 小货车 大货车 大客车换算系数 1 1.5 1.5 1.5 2 2.5将标准车型的单位流量换算为小时流量。换算方法为取半小时流量的二倍。7得到如下的调查统计汇总表:表 2.2.3 交通量调查数据换算汇总表(单位:

13、pcu/h)表 2.2.4 小时交通量分配表(单位:pcu/h)出口进口 双龙路(东) 汇龙路(北) 双龙路(西) 汇龙路(南)双龙路(东) 262 109 230汇龙路(北) 279 289 2020双龙路(西) 212 388 160汇龙路(南) 284 2167 2562.3 问题分析通过对汇龙路-双龙路环形交叉口的实际调查观测,发现其交通运营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场调查为早高峰时段,可以看到出行的车辆非常之多,尤其是汇龙路上的流量较大。车辆较多的时候下图所示的四个交织点,出环道与进入环道的车辆会发生严重冲突,且因为没有信号灯等得管制,交通较为拥堵和混乱;(2)调查时遇到交通管制

14、人员,他讲到,高峰期时汇龙路北向行驶的两个交织点,即下图中两个三角形点,冲突和拥堵最为严重,且发生冲突时出环道和进项目 双龙路(东) 汇龙路(北) 双龙路(西) 汇龙路(南)进口道 601 2588 760 2115出口道 775 2817 654 18188入环道的车辆之间不存在优先权,它们互不相让,使得拥堵更加严重,因此该交叉口必须需要几个工作人员在此对冲突情况进行调解,高峰期则更不可少;图 2.3.1 交叉口严重拥堵点标示(3)汇龙路具有一定坡度,汇龙南路出口道和汇龙北路进口道处为下坡,车速较快,有人行道但无信号灯或减速标志,行人过街及其不便和危险。调查时观察到一位行人为了过街等待有五分

15、钟之久,且是在道路车辆稍微偏少的情况下匆匆过街;图 2.3.2 交叉口现场调查图(4)各进口道的流入量较低时,环交的运行效率尚可维持在较好水平:随着车9流量的增加,环交的交通流自组织运行状态将趋于不稳定当各进口道的车流量接近或超过环交的通行能力时,任何微小的扰动都足以引起交通的紊乱,造成环道上交通拥挤,车流无法连续行驶,最终导致环道上车辆排放困难甚至形成阻塞,进口道车辆停车延误过长,交叉口运行效率大幅度降低;综合分析,该交叉口还有以下问题:(1)占地面积大;(2)环岛半径大,车流绕岛行驶距离长,对左转弯车辆不利;(3)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受到环道上交织能力的限制,平峰时段尚可正常通过,高峰时冲

16、突较大,拥堵严重;(4)汇龙路为斜坡路段,采用环形交叉,使下坡的车辆进入小半径的反向曲线,这对行车安全不利;(5)公交车影响严重。公交车由于其行驶特点限制,在通过环交的时候速度慢,因此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运行效率。特别是当好几辆公交集中通过的时候;(6)绕岛行驶车道较少,高峰期时无法容纳饱和流量。2.4 改善意义目前,汇龙路-双龙路交叉口平峰期的通行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但是,高峰期已经呈现很拥堵的形势。目前重庆市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城区各路口的压力逐年增长,该交叉口也不例外,随着路口交通负担的增大,环交占地面积大、绕行距离远、通行能力低等缺点将会更突出,尤其随着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的增大,将严重干扰机动车的运行,导致通行能力大幅度下降,引起拥挤阻塞,同时安全性大大降低。未来汇龙路-双龙路环形交叉口将因交通流量过大而无法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成为路网中的“瓶颈”和“拥堵点” 。因此当该路口的流量在增大到一定程度,环交不再适用时,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第三章 改善方案设计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