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28442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设计: 1、教学任务分析:( 1):借助单位圆推导诱导公式,特别是学习对称性与角终边对称性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方法 ( 2)能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恒等式的证明,并从中体会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与恒等式的证明,提高对数学内部的联系。教学难点:发现圆的几何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与三角函数的联系,特别是直角坐标系内关于直 y=x 对称的点的性质与的 诱导公式的关系 3、教学情景设计: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阅读 p26 的“思考”,你能够

2、说说从 圆的对称性可以得到哪些三角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建立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之间的联系对称性出发,思考并回答可以研究什么什么性质,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圆的对称性出发,思考相应角的关系,再进一步思考相应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2.阅读 p26 页的“探究”并以问题 1 为例,说明你的探究结果讲“思考的问题具体化”进一步明确探究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的角与 的数量关系,然后得出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3.说明自己的探究结果为什么成立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公式 2 教师提出对探究结果证明的要求,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利用定义进行证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

3、用前面的探究结果4.用类似的方法,探究终边分别与角 的终边关于 x 轴,关于 y 轴对称的角与 的数量关系,他们的三角函数值有让学生加深理解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的思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并列学习”同样的思路研究诱导公式 3.与 4,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探究和给出证明 什么关系?能否证明?5.概括公式 2-4 的探究思想方法及时概括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活动中的思想性引导学生概括出:6.概括一下公式 1-4 的特点及其作用深化对公式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公式两边角的共同点,学生讨论并概括说明7.例题 1-2 通过公式的应用,较深对公式的理解学生对公式的初步应用8.借助单位圆探究终边与角 的

4、终边关于直线 对称的角与 有何数量关系?它们的正弦,余弦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公式 2-4 的探究经验,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公式 5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看到网络上的单位圆,发现角 的终边关于直线 对称的角与 的数量关系,关于直线 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引导 9.能否用已有的公式得到 的正弦,余弦与 的正弦,余弦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证明公式 6 教师引导学生将 转化为 利用公式 4.5推导公式 6 10 例题 加深公式 5.6 的理解 学生完成,老师讲解11.在线测评 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测评,教师给以评价12.总结这些公式,记忆方法。高中数学诱导公式网络教学教师小结:1.要认真的研读新课标,对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把握要到位2.注意板书设计,注重细节的东西,语速需要改正3.进一步的学习网页制作,让你的网页更加的完善,学生更容易操作4.尽可能让你的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的思考,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5.上课的生动化,形象化需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