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前五课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2797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前五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下前五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下前五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下前五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下前五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前五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前五课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教案备课人:邵建 节次:五节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备课【单元知识概述】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起始部分,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到1953 年“一五”计划实施前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经过 28 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短短三年内,新中国经历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了筹备新中国的建立,在中共的领导下召开了新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一系列问题。1949 年 10 月 1 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中共从全民族

2、利益的角度出发,和平解放了西藏。为了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中共对外进行了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发展稳定了国际环境;对内进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还整顿了经济秩序,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单元重难点】重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2、 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 4、抗美援朝胜负的影响。 5、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1、政协会议的作用与职权,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 2、和平解放西藏的原因、抗美援朝的原因。3、土地改革与新生政权巩固的关系。4、整顿经济秩序和土地改革的一些属术语不易理解。【单元课时安排】第

3、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课时第二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联系对比法、列举归纳法、识图法、数字记忆法第 1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以渲染课堂气氛,

4、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共同纲领起到了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难点: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人民政协的作用和职权。【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忆解放战争的简单过程。 (防御-进攻-战略决战)【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新课探究】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召开的历史条件:(1)军事上:(2)政治上:(3)组织上:总结: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会议目的: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2、会议的召开: 1949 年 9 月、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

5、容:(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决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纪年方法、国歌、国旗,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4、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补充说明)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全国性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5、讨论拓展:旧政协与新政协的区别:(1)时间:分别于 1946 年、1949 年召开;(2)地点:分别在重庆、北平;(3)结果:旧政协

6、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但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挑起内战;新政协圆满完成了筹备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使命,胜利闭幕。二、开国大典1、准备: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内容: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领导人: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举行:1949 年 10 月 1 日,在 天安门广场 隆重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54 尊礼炮齐鸣 28 响;盛大的阅兵式。(PPT 播放,进行思想教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7、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开始新的纪元。 (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 20 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三、西藏和平解放1、大进军的目的 : 2、进军西藏的历

8、史背景: 一方面命令人民解放军队准备进军西藏,武力解放;另一方面力争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3、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1950 年 10 月 6 日,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昌都战役,开始向青藏高原进军。 1951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4、意义:使西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西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5、知识拓展: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加以说明。【总结巩固】:师生以新中国的成立(新政协、开国大典、历史意义)和西

9、藏的和平解放两件大事展开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二、开国大典: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西藏的和平解放:【布置作业】【堂堂清练习题】 (另见附页)【教后反思】:第 2 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内容标准】(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

10、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

11、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2)列举国家遇到的困难: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新课探究】: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总结:旧社会留下的一付烂摊子。2、措施: (1)稳定经济秩序: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

12、严厉打击银元投机。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用】: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3、影响: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

13、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 2、经过 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指挥者:彭德怀 目的:保家卫国 著名战役:战役 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英雄事迹: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黄继光: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胜利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美国“在朝鲜

14、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 ) 3、抗美援朝的意义: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 长时间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2、经过 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完成:3、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

15、政权,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总结巩固】学习本课,要知道建国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要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板书设计】 第 2 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一、整顿经济秩序: 二、抗美援朝: 三、土地改革: 【布置作业】【堂堂清练习题】【教后反思】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知识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历史发展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新中国创造性的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期间有巨大成

16、就,也有严重失误。本单元地位相当重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恢复,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为我国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从1953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一五”计划建设。到 1957 年, “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的、长达十年的动乱。20 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