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重点汇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2742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重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免疫重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免疫重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免疫重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免疫重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重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重点汇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重点汇总 名词解 释 免疫监 视 在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不断发生畸变或突变,免疫系统随时发箱和清除此类异常 的 “非己 ”成分。 免疫应 答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免疫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 程 antigen(抗原 ) 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并可以与之结合的物 质 免疫原 性 抗原 被 T, B 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或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免疫应答的能力 免疫反应 性 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能 力 epitope/antigentic determinent(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 )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

2、基 团 异嗜性抗 原 是指一类与中枢无关的,存在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该抗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诊断有 关 佐 剂 与现货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用以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 质 antibody(抗体 ) 是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CDR 互补决定 区 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各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组陈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互补决定 区 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 是 指表 达 Fc 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 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NK 细胞是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 单克

3、隆抗 体 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 的 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调理作 用 是 指 IgG 抗体(特别是 IgG1和 IgG3)的 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 Fc 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ytokine 细胞因 子 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 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补 体 存在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 括 30 余种可

4、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十一组决定组织是否向荣,与免于因大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 群 白细胞分化抗 原 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火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分 子 粘附因 子 介 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naiveT 细 胞 未接受抗原刺激的成熟细胞。识别抗原 。表达选择素,参与淋巴细胞再循 环 BCR 复合 体 BCR 有结合抗原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mIg 和传递信号的 CD79a/CD79b 组成 PRRs 存在于多种固有免疫细胞莫便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

5、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 体 PAMP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识别结合的分子。在病原微生物上分布广泛,而正常组织细胞不表 达 APC 抗原呈递细 胞 是指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 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 用 MHC 限制 性 在特异性识别所呈递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自身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 程 免疫突 触 指 T细胞与表面粘复印自之间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得以紧密接触,形成一个瞬时性结构,该结构以抗原肽三元结构为簇

6、状中心,周围环形分布着黏附因子 体液免 疫 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有道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进入体液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称为体液免 疫 抗体的类别转 换 抗体类别转 换 (class switch)是指抗体可变区不变,即结合抗原的特异性相同,但其重链类型 (恒定区 )发生改变。 免疫耐 受 免疫系统对某异种抗原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转台,是免疫应答的一种特殊形 式 免疫调 节 是指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间以及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网络,干之际阿姨因大病是是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 定 简 答 简述固有免疫特点 1.个体出生时即具备,是在种系

7、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2.可以稳定遗传 3.无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 4.各个体间固有免疫的能力仅有强弱之分 5.初次与抗原杰出技能发挥免疫效应,一般没有记忆性 简述适应性免疫特点 1.特异性与多样性 2.耐受性 3.记忆性 4.限制性 5.特化作用 简述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区别与联 系 区别点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获得形式 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获得性免疫,需接触抗原 发挥作用时相 早期快速 96h 内 96h 后发挥效应 参与细胞 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NK 细胞 T cell B cell APC, 免疫原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免疫记忆 无 有

8、,产生记忆细胞 联系 两者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 适应性免疫的小阴分子可大大促进固有免疫应答 股游民一盒适应新棉衣相互协调完成集体的免疫功能,主要通过中和作用,吞噬作用和细胞毒 性等多种效应机制来清除不同性质的病原体微生物 简述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并举例说明 ( 1)异嗜性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膜和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 ( 2)异种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植物蛋白等对人而言是异种抗原 ( 3)同种异性抗原。如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 4)自身抗原。感染,外伤等情况下,隔离抗原得到释放,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 5)独特型抗原。

9、 TCR, BCR,免疫球蛋白 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 质 1.化学性质 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3.结构的复杂性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状态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简述 TD-Ag 与 TI-Ag 的区 别 TD 抗原 TI-1 抗原 TI-2 抗原 在婴幼儿的抗体反应 + + - 激活 T细胞 + - - 多克隆激活 B 细胞 - + - 对重复序列的需要 - - + 淋巴细胞再循环意义 ( 1)是淋巴细胞在全身各淋巴器官、组织中更合理的分布 ( 2)使淋巴组织不断得到新淋巴细胞的补充 ( 3)有利于抗原呈递细胞呈

10、递抗原给相应特异性细胞 ( 4)有利于动员效应细胞迁移至炎性反应部位 ( 5)有利于记忆性细胞自全身各处接触相应抗原,迅速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 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 一 “Y”字形的四肽链结构,有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助二硫键连接而成。可分为可变区 V 区,恒定区 C 区与铰链区,可变区位于 H 链与 L 链近氨基端的 1/4 或 1/2 的氨基酸序列变化 较大区域;恒定区位于近 L 端氨基酸相对稳定的区域,分别占 H 链与 L 链的 3/4 与 1/2。位于 CH1与 CH2 间,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为铰链区 简述免疫球蛋白生物学功 能 一 、 V 区功能 1

11、.识别并结合抗原 2.中和外毒素,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以及抑制病原体粘附于宿主细胞 二、 C 区功能 1.激活补体 2.结合 Fc 受体 1)免疫调理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介导 型超敏反应 4)穿过胎盘 简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同 点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毒作用:参与宿主抗细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的防御机制,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 2.调理作用:调理素可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物质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之吞噬 3.炎性反应介质作用:产生过敏毒素,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 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触发其脱颗粒,介导局部 炎性反应 4.清除免疫复合物 HLA 基因复合体中包含

12、哪些基因区,分别编码哪些分 子 (一 ) I 类基因区 Class I HLA genes: 1、经典 I 类基因( Ia 基因): A、 B、 C 座位,编码 HLA-I 类分子的重链( 链)。 2、非经典 I 类基因( Ib 基 因): E、 G,编码与 HLA-I 类分子结构同源的多肽。 3、 MIC-I 类相关基因: MICA、 MICB 座位,编码 NKG2D 识别的配体 (二) II 类基因区 Class II HLA genes: 1、经典 II 类基因: DP、 DQ、 DR 基因,编码 HLA-II 类分子的 链和 b 链。 2、非经典 II 类基因: DM、 DO亚区,编码 DM、 DO 分子,参与外源性抗原递呈及调节。 3、 LMP、 TAP 基因:参与内源性抗原肽的加工处理和递呈。 (三) III 类基因区: 1、编码补体 C2、 C4、 B 因子等血清成分。 2、编码 TNF-和 TNF-等分子。 3、编码 HSP70 分子。 简述 HLA , 类分子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