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7006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

2、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3、学校中常见的期末考试属于( )。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4、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5、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6、“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

3、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7、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8、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10、我

4、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11、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12、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13、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A、移情B、共情C、同情D、反移情。14、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5、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

5、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16、( )是( )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A.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教育方针C.教育方针、教育体制 D.教育方针、教育目的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 )。A.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

6、结合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法20、以下关于纸笔测验中主观式题目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允许学生自由作答、自由做出反应B.命题比较简便、比较省时C.能够较好地用来检测学生高水平的认识能力,能较为清晰地反映被试的思维过程或解题过程D.给被试提供了猜测答案的机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7、、习作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的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他的座位旁,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好最喜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清楚的写清楚,下面我们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红着脸认真地向大家讲起了。(1)试评析徐老师对待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运用哪些教好策略?2、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

8、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 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问题:(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根据材料作答。 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

9、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换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 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 子,对着天都山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下列问题:(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2)若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写出教学环节,

10、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答案】D。专家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A4、C5、A6、D7、B8、B9、【解析】A。10、D11、B12、答案 :D 【 解析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同。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3、答案A解析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题干中小红在内心深处把王老币

11、当作自己的妈妈,正是移情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14、B15、C16、D17、D18、【解析】D。马克思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答案】A。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2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

12、要的教学内容;第三,文字的出现。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

13、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1)教师促成的纪律。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

14、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 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其次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