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6560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V)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I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3第卷非选择人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第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2、,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乐聚恨别:聚首多么容易,离别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B、颔联写别后情思: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C、颈联推己及人: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D、尾联寄托宽慰:两人虽别,但近在咫尺,沟通的机会多得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扁鹊见蔡桓公庄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

3、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又何间焉 B、臣是以无请也/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C、使人索扁鹊/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策之不以其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B、居十日,扁鹊望桓侯

4、而还走(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D、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连我也没办法治疗了。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扁鹊第一次见蔡恒公,提出了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的忠告。 B、扁鹊见蔡桓公时,“望桓侯而还走”这一动作,间接写出了桓侯的讳疾忌医。结尾写扁鹊“已逃秦矣”,这一行为既表现了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了他的机警。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暗示蔡恒公已经明白扁鹊的话是正确的。 D、桓侯病重致死的真正原

5、因是讳疾忌医,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5下面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名著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他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公公和老妇人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B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战,打了许多大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道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C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王。D黛玉丫环雪雁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相信而发病精神失常,由此,

6、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黛玉又要认薛姨妈为干妈,钗黛二人达到关系最融洽时期。二、(9 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8题。康熙字典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

7、写上去的。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

8、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

9、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学生摇头。“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

10、,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加框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白”:白

11、纸“闪着好纸的光芒”,却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暗示了少年的希望和失望。B“最大”:一指“卖”字写得得大,一指少年要卖掉字典的决心和愿望大。C“不”“交易”: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纯洁关系,也体现了少年的自尊。D“新的”:表明这部康熙字典的确有收藏的价值,师生各得其所,两全其美。7下列对文中少年的表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考上重点高中,不辞辛苦,骑车上学执着,有韧劲。B理解母亲挣钱的不易,自己卖废品存了二十元钱节俭、懂事。C对“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尽管心里怨恨,依然助其走出困境以怨报德。D父亲病故,遇到困难不依赖妈妈,自己想办法筹钱自立,敢担当。8下列对文中“老师”先说“这

12、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出高价收藏了康熙字典这一情节的看法,恰当的一项是( )A这情节突出了一个细心呵护少年自尊与梦想的好老师形象。B这情节表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C这情节让人觉得虚假,“老师”前“冷”后“热”,行为自相矛盾。D这情节便主题变得暗淡、窄化,“老师”买下字典不是出于真情,而是报恩。三、(9分)阅读下面的一篇作文,完成9-11题。淡化的友谊再一次来到这条胡同,这里的一切变得那么陌生。原先热闹的胡同,现在已经变得寂寥,路前那排法国梧桐的树叶也已经枯萎;屋檐下,不再有嬉戏玩耍的孩童。一切都在变化着,我们的友谊,也变得淡淡的,如同一杯白水!“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

13、再有 ”这不正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吗?可变淡的友谊还能回到从前吗?我想,一切都很难回到从前那样美好的时光了吧?(A)妮妮曾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的记忆中装满了与她在一起时开心的一幕幕。记得她跟我谈过幸福,她说幸福就像饥饿时的一块面包,你吃了,觉得饱了,那就是幸福!可渐渐地,我发现,她想要的幸福并不是那么简单。在那个炎热的傍晚,她突然对我说:“小麦,我觉得你真幸福!”我惊讶不已,忍不住问:“我们不是一样幸福吗?”她却反驳道:“我跟你不一样,你平时有那么多零花钱,衣服又比我穿得好看,跟你在一起我真的很惭愧!或许我跟你真的不合适当好朋友吧!”听了这话,我无语,只是一直低着头,希望时间能缓解我的尴尬从她

14、讲了那些话后,我和她之间就好像隔了一层厚厚的膜。那一个星期,她几乎没跟我讲过一句话,反而总是逃避着我。我曾几次想问她为什么要躲着我,不跟我讲话?(B)可她却没有给过我任何解释。那个礼拜过后第三天的中午,妮妮的父亲打电话到寝室来,刚好她不在,我想借机问一下她父亲妮妮为什么会这样。她父亲唉声叹气地说:“妮妮最近不知道怎么了?(C)她跟我说自己没有别人幸福,回家总是发脾气”我安慰他说:“叔叔,别担心,我会开导她的。”我把和她父亲通话的经过告诉了妮妮,我希望她能变回从前那样。可是,好心得不到好报,我和她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此,我们竟成了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同样是这条胡同,也同样是我和妮妮,可为什么我们

15、的友谊最后变得淡如一杯白水了呢?(D)9文中A、B、C、D四处的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10下列对文章划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段划线句在句末加上“的景象”。B第段划线句改为“我和她之间就好像隔了一堵厚厚的墙”。C第段中的关联词“反而”改为“而且”。D第段划线词语“好心得不到好报”改为“事与愿违”。11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显得冗长,可将前三段整合为一段,使文章开头更简洁。B开篇与结尾写到的“胡同”与文章的中心内容无关,应删去。C文章结尾应点明友谊变化的原因,立意才更明确。D文章标题改为“蜕变的友谊”才更合适并更有文采。第卷(非选择题,78分)四、(23分)12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1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2分)(1)泾流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