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6558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B卷一、 选择题 (共40题;共69分)1. (2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正确表示了氢原子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下列描述不属于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的是( ) A .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 .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 .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绝缘体就是绝对不导电B . “花香四溢”是分子的扩散现象C . X光不是电磁波D . 质子不带电4. (2分)按

2、照物体的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地球 太阳系 宇宙 银河系B .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C .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D . 宇宙 银河系 地球 太阳系5. (2分)小张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中进行了如下知识梳理:质量、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密度为0.9g/cm3;物体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为“0”;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有弹力必有摩擦力。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都是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月

3、球是地球的( )A . 彗星B . 恒星C . 行星D . 卫星7. (1分)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中的五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_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_;图丙是发现_的汤姆生;图丁为_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戊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张开,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8. (1分)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_,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干燥的秋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之飘动起来,而且越梳理蓬松得越厉害,这是同种电荷相互_。 9. (1分)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会发现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而且与太阳系的结构几乎一样。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_和中子组成,它相当于太阳系中的_,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_绕核运动。 10. (1分)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2 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

5、一现象说明星系在_(选填:“远离”或“靠近”)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年前的一次_。 11. (1分)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先在试管底部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说明_和_。原子核由质子和_组成。 12. (2分)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关于金属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锡不能带电B . 金属锡导电靠的是原子核内的正电荷C . 锡原子核外的电子总共带810-18的电荷D . 由于锡原子内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金属锡对外总是显电性13. (2分)用

6、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 .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 .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 .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1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 .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C . 由于绝缘体内缺少电荷,因此绝缘体不容易导电D . “220V 800W”的电暖气正常工作2h消耗“0.4度电15. (2分)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时,水蒸气顶起壶盖,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 . 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

7、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C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16. (2分)(2014连云港)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 . 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17. (2分)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A . 原子B . 夸克C . 质子D . 原子核18. (2分)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

8、最小的是( ) A . 电子B . 银河系C . 地球D . 分子19. (1分)物质是由大量_构成的,分子间有_,分子一直处在_。 20. (1分)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 21. (1分)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_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_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2. (1分)如左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

9、由原子核和_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_组成。这个模型是物理学家_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核式结构模型。23. (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恒星,所以太阳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B . 电子的发现从而揭示了原子还可以再分C . 液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D . 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24. (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 在原子、电子和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 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

10、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25. (2分)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 . 电子B . 质子C . 中子D . 核子26. (2分)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 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 . 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 . 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27. (2分)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力B . 堤坝上窄下宽是为了减少水对它的压强C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 . 竖直上抛的石头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28

11、. (3分)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光子是有质量的粒子B . 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C . 所有的行星和恒星都是宇宙大爆炸后慢慢形成的D . 在太阳的核心,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9. (3分)下列关于各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B .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能构成原子C . 组成固体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D . 在医院里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30. (1分)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模型中,_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同时,从未终止过对地球之外宏观和宇宙物质世界的探究,英国科学家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3

12、1. (1分)物质是由_组成的,分子由_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_组成,原子核由_和_组成。32. (1分)人类对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探索,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由_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_或_组成的。 33. (1分)单位换算: (1)3.5dm= _ nm (2)20m/s= _km/h (3)54km/h= _ m/s 34. (1分)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如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为_cm在实际的长度测量中,有时还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_。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和分度值。然后要在无拉力时让指针对准零刻度

13、线,这个操作叫做_。35. (1分)分子的直径太小了,物理学家就想到一种测量分子直径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即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小宇同学把煤油装在滴定管里,记录到煤油滴了400滴时,管内煤油减少了0.4cm3 , 其中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是3m2 , 试粗略估算煤油分子的直径。36. (1分)用自己的话叙述原子的结构。37. (2分)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_电,这是因为橡胶棒_(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四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