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6071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夸张、比喻)C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喻)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 (1分)请给“仑”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一个汉字,填在横线上。 经_世务 天_之乐 一_明月 _落街头3. (5分)找出下面词语中有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漠不关心 帐蓬 刨根问

2、底 哄堂大笑 虐待捏轻怕重 废墟 沉默寡言 神彩奕奕 禁涸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名句积累。 (1)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 (4)牧人驱犊返,_。(王绩野望) (5)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 (7)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空

3、谷传响,哀转久绝。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6.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4、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山门圮于河_阅十余岁_(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

5、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A处的人物是_(填写人名)。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千年敦煌“活”起来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浓缩1650年,跨趋3100公里,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

6、”,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公元36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苦行僧乐傅云游敦煌,突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圣地奇景令乐傅顿悟,就此结茅,在大泉河谷凿下莫高第一个洞窟。自此,一个中国文化圣地开启了长达1650多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选200余件敦煌艺术精华,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现场构建了3000平米黄沙实景,空运来的逾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

7、仙芝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四个角度带领人们领略敦煌之美。壁画、彩塑、经书、洞窟,展品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首次系统展出的敦煌供养人系列与放妻书等26部敦煌遗书复制品,令观者驻足。首次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观者仿佛回到敦煌走入“时先”,与供养人对话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画彩塑中领悟佛学智慧;品味“世相”,触摸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解读“人心”,从敦煌遗书中还原古人的世俗

8、生活和细节片段。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高达3米,长达13米的巨幅画卷“活”了起来。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离细品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赏斑斓多彩的沉浸式投影。“我们只是展开这一幅画卷,让你看见敦煌。”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选自2019年5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颜维琦系该报记者)(1)“千年敦煌活起来”的“活”,在文中有哪几层意思?请作解释。 (2)文章开头问:“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

9、什么?”读完全文,你认为我们实际上在谈论什么? (3)报纸随文刊发了两幅展出的敦煌壁画图片。想一想,你可能会分别在哪两个展区看到这两幅图呢?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作出推断。 展区:时光如是世相人心甲:张骞出使西域图 乙:都督夫人礼佛图(复原临摹)【链接材料】【甲】张骞出使西域,连接起欧亚大陆的商道,这条商道被称为“丝绸之路”。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迹加以附会演绎,张骞出使西域图据此绘制。【乙】都督夫人礼佛图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为庞大宏丽的一幅绮罗人物像,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图中人物依据长幼尊卑,依次画了敦煌供养人都督夫人、她的两个女儿和九个身着男装的婢女

10、。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

11、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这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_。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3)【甲】【乙】两段写景属于什么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找出方位词。 (4)【甲】【乙】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七、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班级学习小组计划利用休息日

12、,骑行去有“江南小延安”之称的白马镇李巷村,探访红色李巷,学习革命文化。请你根据右边的示意图写一段话,选择最优线路,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70字以内)。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在文中;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并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极富感染力。请你借助这一写法;任选一个季节或景物写一段描写性文字;150字左右。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1、3-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1、4-2、4-3、4-4、4-5、4-6、4-7、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1、6-1、6-2、6-3、6-4、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1、8-2、8-3、9-1、9-2、9-3、9-4、七、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