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5738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b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6深圳)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活性炭净水B . 蒸馏海水获取淡水C . 以葡萄为原料酿酒D . 酒精挥发2. (2分)(2017安徽)“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B . 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C . 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D . 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3. (2分)(2016新化县一模)2015年5月25

2、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B .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C .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D . 火灾发生到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4. (2分)(2015柳州)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药品的气味B . 溶解固体C . 测溶液的pH值D . 点燃酒精灯5. (2分)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体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炭雕工艺品须特别注意防火B . 炭雕

3、是轻质透明且不易变质的固体C . 碳的性质比较稳定,炭雕艺术品可以长期保存D .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有利健康6. (2分)铜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形成铜绿Cu2(OH)2CO3,下面物质与该变化无关的是( ) A . CO2B . O2C . H2OD . N27. (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FeOB . 2个氢分子2HC . 镁离子Mg+2D . 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8. (2分)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B

4、. 氮气、氧气、空气C . 空气、氧气、氮气D . 氮气、空气、氧气9. (2分)“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一滴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营养价值不高,长期过量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其成分之一为乙基麦芽酚(化学式为C7H8O3),下列关于乙基麦芽酚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含1个臭氧分子B . 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C . 该物质为氧化物D . C、H、O的元素质量比为7:8:310. (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B . CO和CO2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 . 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5、白结合导致中毒D . 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CO2和CO11. (2分)(2017邵阳)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 H2SB . SO2C . N2D . NO212. (2分)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O2CO2点燃BCu(OH)2固体NaOH固体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CNaOH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D银粉锌粉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A . AB . BC . CD . D13. (2分)(2016重庆)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

6、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 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 .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C . 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D . 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14. (2分)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 . NaCl CuSO4 KNO3B . AgNO3 Na2SO4 KClC . K2CO3 NH4NO3 MgCl2D . Al2(SO4)3 NaNO3 NaCl二、 填空题 (共5题;共

7、27分)15. (4分)现有四种物质:干冰、氮气、碳酸钙、氢氧化钙,请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 (3)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 (4)能用作霓虹灯电光源的是_ 16. (3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_; (2)钢丝插入硝酸汞溶液中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 17. (5分)某实验小组根据查阅的资料对100 g含有泥沙、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1)操作、的名称分别是_、_。(2)溶液A中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3)溶液A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4)最

8、后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为_g。18. (7分)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观察下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择装置_(填字母),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纯净的氧气,所选的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图A、B是从不同视角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描述,其中图A表示实际操作,图B表示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图A中仪器a的名称是_。由图B可以看出,该反应中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另取29.4g稀硫酸于烧杯中,匀速滴加质量

9、分数为15%的NaOH溶液,并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情况,所得曲线如图C。根据图C分析,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若当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时,混合溶液的pH=7,试求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写出解题过程,否则不得分)。19. (8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2)用木炭进行烧烤,烧牛肉串时将木炭架空,目的是为了_ .(3)医生给进食困难的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10、,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三、 问答题 (共2题;共13分)20. (6分)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 (3)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_。 (4)下列说法中,图2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 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中子数(5)中国“神州七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6N2 , 请写出2点意义:_

11、、_。 21. (7分)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将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金属镁在C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 写出它们的名称: A_B_C_D_E_F_液体A遇黑色粉末B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四、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2. (6分)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

12、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填序号)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15-1、15-2、15-3、15-4、16-1、16-2、16-3、17-1、18-1、18-2、19-1、19-2、19-3、19-4、三、 问答题 (共2题;共13分)20-1、20-2、20-3、20-4、20-5、21-1、四、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2-1、22-2、22-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