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254202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也纳新城支护方案01 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郑州大力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xx年3月10日-1-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22.场地主要土层参数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3.支护方案分析与选择?24.设计依据?35.基坑支护方案?36.基坑土方开挖、截桩及渣土外运?57.基坑监测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方案?68.基坑工程施工应急处理预案?71-2-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拟建工程位于汝州市广成西路老酒厂院内。 场地开阔,交通便利,建筑环境较好。 基坑支护范围为1316#楼西侧,总长160米左右;西侧临近建筑

2、物2.0米左右,建筑物为3层民房;基坑开挖深度为7.0米,直立边坡开挖的极限高度小于基坑开挖深度,边坡不能自稳,因此需对基坑边坡进行有效支护。 地下水位为地面下4.55.9米左右,需将水位降至自然地面标高下7.5米。 2.场地主要土层参数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1场地主要土层参数场地主要土层参数表表一序号12-1234土层平均厚度(m)2.022.141.834.24土类型杂填土粉土粉土粉质粘土卵石容重(kN/m3)18.0018.0019.0022.0019.60粘聚力(kPa)内摩擦角(度)10.0020.0010.8623.400.0015.0020.4020.1214.1030.002.

3、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4.5-5.9米,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年变幅12米,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地下径流和人工开采。 3.支护方案的分析与选择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与3F民房临近的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该工程基坑工程的重点为2-3-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1.确保被支护基坑边坡的安全稳定,为后续的主体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2.预防并控制因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地面堆载等因素引起临近建筑物、边坡、道路变形。 3.1支护方案的分析与选择基坑开挖深度为地面下7.0米左右,本着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综合考虑,依据本

4、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基坑支护拟采用桩锚支护方案。 采用桩锚支护支护方案可以严格控制基坑边坡变形,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4.设计依据4.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2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964.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4.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xx4.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4.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4.8理正深基坑5.3版支护设计软件5.基坑支护方案5.1基坑支护方案参数计算采用桩锚结合支护。 5.1.1剖面桩锚支护计算

5、采用600钻孔灌注桩,桩顶标高为自然地面下0.45米,桩长12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冠梁截面尺寸700mm500mm,冠梁顶标高高出桩顶标高50mm。 钻孔灌注桩主筋为HRB335级1416,HPB235级?8100螺旋箍筋,142000加强筋;14#15#楼之间钻孔灌注桩主筋为HRB335级1616,HPB235级?8100螺旋箍筋;142000加强筋,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0mm。 冠梁主筋HRB335级1216,HPB235级?8200四肢箍筋,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两排预应力锚杆,锚固体直径150mm,倾角10,孔内高压注入P042.5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

6、.5。 3-4-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5. 2、施工参数设计5.2.1支护桩施工参数设计 (1)桩型600钻孔灌注桩,桩长12米,桩间距1.5米。 (2)预应力锚杆参数(见设计图),锚索锚固体直径150mm,倾角10,孔内高压注入P042.5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 (3)冠梁冠梁尺寸700mm500mm,梁顶比桩顶高50mm,主筋HRB335级1216,箍筋HPB235级?8200四肢箍,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4)腰梁选用工字钢型号H1759058,锚板400mm300mm20mm与300mm250mm15mm上下两块;缀板250mm100mm10mm上下双层与H型钢焊接

7、。 5.2.2喷射砼面层设计 (1)面板设计材料P.C32.5水泥,中砂,粒径510毫米石子。 比例为122。 混凝土面板设计强度C20,面板平均厚度80毫米。 (2)面板布筋设计钢筋网采用43110钢板网。 (3)综合设计指标A、施工工期与土方工程同步进行;B、地下车库完成后请及时回填基坑。 5.3施工工艺和方案5.3.1支护桩施工工艺和方法90%强度钻孔桩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开挖至地面下2.2米75%强度第一排锚杆施工张拉土方开挖至地面下4.2米-第二排锚索75%强度施工张拉 (1)钻孔灌注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符合桩基施工规范规定,桩顶标高为自然地面下0.45米。 (2)冠梁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制

8、作冠梁,冠梁与灌注桩的连接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冠梁强度达到90%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3)锚杆施工按设计间距标出准确孔位,用洛阳铲或钻机成孔,成孔角度为下倾10度,4-5-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孔径150毫米。 为保证锚杆在孔内居中,应沿轴线方向每隔1.52.0米设置一个定位支架。 注浆管宜与锚杆体帮扎在一起,一次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200毫米,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应进行可灌密封处理。 孔内注入P042.5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二次高压注浆水灰比为0.450.55的纯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压力控制在2.55.0Mpa。 (4)张拉锚固段强度大于

9、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张拉。 预应力的施加应在支撑的两端同步对称进行,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 5.3.2面层喷射砼施工工艺和方法修理边坡挂网喷射砼养护 (1)修理边坡采用人工清坡,坡度按设计要求控制。 (2)挂网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按设计间距要求,绑扎一层钢板网片,网片之间用扎丝扎牢,坡面上下段钢板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3)喷射砼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即可喷射C20砼,在工作面情况不好时可先进行初喷。 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喷枪应与受喷面垂直,与受喷面的距离为0.61.0米。 面层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应少于80mm

10、。 (8)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喷水养护(冬季覆盖草衫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期宜为37天。 (9)设置排水系统在坡顶、坡脚处设置排水系统,如挡水墙、排水沟等。 此部分由土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 6.基坑土方开挖及渣土外运6.1设计原则工程经验表明,由于受地下工程不可知的因素影响较多,因此基坑开挖工程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程,即使从已知的条件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基坑边坡围护方案,在施工中也要采用信息化施工。 由于该基坑工程侧壁等级为一级,所以基坑开挖要与基坑支护密切配合,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措施,严密组织,科学施工,尤其是要坚持“慎开挖、快支护、勤监测、早处理”的原则,方能确保基坑

11、边坡的稳定和基坑工程的安全。 基坑土方开挖及渣土外运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6.1.1基坑土方开挖方案必须与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基坑支护设计工况,5-6-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分层、分段、对称、均衡开挖的顺序;上下基坑道路设置、设备选择等,尽量方便基坑支护工作。 6.1.2基坑土方开挖设计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合理确定土方开挖层数、每层分段数量、分段开挖时间限制及护壁土留置宽度和高度等;6.1.3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和人工清挖基底相结合,开挖顺序按先两端、后中间。 6.1. 4、基坑土方开挖机械、截桩施工和渣土外运不得碰撞支护结构和监测系统。 6.2基坑土方开挖、渣土外运

12、方案根据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和基坑支护设计,对基坑开挖要求如下6.2.1严格按照支护设计坡度和深度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 6.2.2基坑开挖时将地面附加荷载减到最小,严禁在坑边堆载或通行重载车;6.2.3开挖下层土时,保护上层支护的边坡,不得碰撞支护结构;6.2.4土方开挖后及时施工支护结构,尽量减少土体变形,保证基坑安全;6.2.5先开挖周边土体,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回填反压,第一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2.2m,以下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2米,每次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米;土方开挖过程中均须分层分段开挖,密切配合基坑支护施工,以分步卸载,减小基坑变形。 6.2.6在机械开挖出支护坡面后,要求人工及时

13、修整边坡,锚杆成孔后应及时注浆并完成腰梁安装;待锚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张拉、锁定;完成钢板网布设工作,锚杆注浆后及时喷射面层,尽可能缩短边坡暴露时间。 6.2.7在雨期施工前应检查现场的排水系统,做好基坑周边地表水及基坑内积水的排汇和疏导,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或被雨水浸泡。 7.基坑监测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7.1变形监测的目的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会引起土体发生水平位移,如盲目施工可能造成土体滑坡,甚至会导致地上建筑物破坏,形成重大安全隐患。 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施工中应进行周围建筑物沉降及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及时掌握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使基坑处于安全稳定监控中。 7.2监测内容

14、基坑边坡坡顶支护结构的位移,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7.3资料7.3.1资料6-7-汝州市维也纳新城基坑支护方案 (1)使用工整划一的监测记录表格,原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工程情况描述(如天气、施工进展等);原始记录数据须及时,并有记录人、校核人签字。 (2)每次观测成果对基坑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当发现异常突变情况或接近报警值时(最大位移15毫米)及时通报业主、监理。 7.3.2信息反馈观测间隔时间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观测周期及频率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少于两次。 开挖初期观测时间间隔为23天,开挖卸载急剧阶段为12天,当测试数据超过有关控制标准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相业主及监理提交监测成果。 基坑开挖间歇期,观测时间为34天,进行维护阶段时间为710天。 此监测方案仅作参考,基坑监测工程应由监测单位进一步细化监测方案。 8.基坑工程施工应急处理预案8.1观测预警值连续三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速度达2毫米/天或建筑物量速度达2毫米/天;地面累计沉降超过基坑深度的3?。 8.2应急处理措施本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不太复杂,但施工中仍要加强观测加强信息化施工,施工中要有应急处理措施,以防范于未然。 根据本工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