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25256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讨论如果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 ,爱因斯坦相对论来源于什么地方? 相对论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牛顿定律也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相对论基于的客观事实更加精确 所以覆盖了牛顿定律但是你如果要讨论客观存在和意识的问题那么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所有的科学理论的来源我们都无从可知你不能只怪爱因斯坦一个人牛顿 伽利略 以至于所有人都一样 我们的理论是哪里来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不是客观的? 意识不是客观的。意识反映出来的信息,可以是主观,也可以是客观。这里主客观的主体是信息,而非意识。比如:树上有十个苹果。我看见后,有了”树上有 10 个苹果的意识“ 。你问

2、我这意识是不是客观的,我只能说,“十个苹果 ”的信息是客观的,但我的意识是主观的。为什么说意识的体质就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 首先从来源上讲,意识是通过人对外部事物的感观、印象,并为大脑所分析处理,这是其外部条件;而且,大脑本身也是物质性的,也是客观存在,这是其内部条件。从实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受到其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意识的本质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叫做意识,那客观存在在动物脑中的反映叫做什么啊? 这里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的感性是丰富的而动物的感性则是抽象的。动物只对特定的对象有所谓的感性。而人则将整个世界(包括自己的感性活动,自我意识)都当作

3、自己的对象。说人有意识,就是说人知道自己有意识。自我意识在先地把自己的意识当作对象。人的意识行为是一种意识流,当某一个意识行为发生的时候 ,我们能察觉到与这个行为相伴随的自我的存在。我们的意识内容所具有的同一性,是我们通过反思得到的。当“我”反思这些“ 思”的行为时, 发现它们具有连贯性和同一性,这种连贯性、同一性依赖于 “我 ”这个中心;这个“我”不能脱离意识之流 ,他不是在意识流之外,而是生存于意识流之中;意识流显现出来的现象没有空间特征,却有时间特征, 只不过这些现象在时间上的先后相继关系发生于纯粹意识之内,所以可称为 “内在间”。这样,“我” 在意识流之中就同时面对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

4、个时间维度,是可以自由地离开或返回自身的“自由存在者 ”。 “这个作为自由存在者的纯粹自我具有我思的普遍样式。但是 作为自由存在者一词只不过表示自由地离开自身或自由地返回自身这类生存样式 ,表示自发行为的生存样式,表示对客体有某种经验、痛苦等等的生存样式。”最后,在人看来客观事物已经内在于人本质规定性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 就是一种“ 自我意识”。想象一下,当你看着远处的山时,山已经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心情好时天高云淡,悲伤的时候黑山压顶。人的情感借助于山的“客观物质性” 表达了人本身。相反,动物对山的反应则是“纯粹的抽象 ”。这接近于科学反映论所说的反 “映”。动物的脑与人脑结构并不太大

5、区别,但人为什么有思考力和创造力 这里的结构只是从宏观上划分的,人脑和动物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从解剖学上看并无太大区别。首先,人脑虽然只有 1.5kg,但是却由 140 亿个神经元组成,极其非常复杂2细致,仅从外形和结构来分析功能显然是没有说服力和不全面的。关于人为什么有思考力和创造力也是一门前沿科技,许多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在慢慢试图揭开意识产生的神秘面纱,并且存在争论,至于思考创造顿悟这些高级神经活动我比较赞同他们是随着脑后天的发展而让脑的很多区域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结论。而其基本基础是形成性认识-加深性认识,其中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逐渐产生了思考力和创造力,并且能够主动

6、应用这种能力。动物的脑在机能上不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科学家说人脑约有 1000 亿个神经细胞,现代人脑的重量约 1500 克,那么古猿当时的大脑也跟黑猩猩差不多,脑重不足 400 克。如果当年古猿没从树上下来劳动. 那么这世界纯粹没有人的存在 .那就一定会有其他高等动物来取代人的位置.现在的其他高等生物为什么不能进化跟人一样,我觉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限制、阻止,再说,已经有数不清的动物已经遭受灭绝,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完全应验了达尔文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有,为什么说只有我们人类才能拥有语言,我们又不是动物(例猫.狗. 鸟之类等等) .我们怎么能否定动物的叫声就不是它们

7、动物的语言呢? 大脑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人类的活动对其它动物大脑的影响与环境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同属于外界环境对动物大脑的影响。(呃,不知道这么说你懂了没有)总之呢,影响其他动物的大脑发育的因素有很多。说的通俗一点,可能你认为拥有一个非常发达的大脑是好事,但动物们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一个发达的大脑所需要的营养是很多的,也就是说,你的大脑越发达,它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而很多动物它们并不需要那么发达的大脑,它们现在的大脑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得来的,很实用,很适用,它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养一个对他们来说用不到的大脑。 可以举个例子,有的动物,他的大脑只有一种程序,它只要按既定程序做事就能很好的生存,虽

8、然在一些“突发事件 ”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也就是它的大脑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这个物种遇到突发事件的几率非常小,也就没必要养一个要消耗很多能量但是可以处理突发事件的大脑。像有一种鹅,它能够处理一些小的突发事件,但不是所有,但这对它来说已经足够了。 所以说,动物大脑的发达程度,也就是机能,是根据他们的需要,并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呈现如今你看到的局面。人类也是这样演化而来的。也许人类之所以能演化出这样发达的大脑,正是因为他们在其他领域发育的并不好,所以通过这一行来弥补,不然人类早就被自然淘汰了。 希望这一点我解释清楚了,人类并没有阻止限制什么,自然界的一切都只是在适应,演化这一过程中循环

9、着。至于有很多物种正在灭绝或已经被灭绝,这其中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类的错误造成的物种灭绝的加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然的循环就是以物种的灭绝和新生来体现的。人类大概是以自然没有预料到的速度飞快发展,造成了现在这种悲哀的局面:其他物种加速灭绝。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点没错,但人类如果不想加速自己这一物种的灭绝,最好学会 ,顺其自然。 太强大了不是好事至于你说的第二点,当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什么是语言?是交流的载体。只要有交流,就有语言。世间万物都有他们的语言。 语言可以是你说的以声波的形式,如猫狗鸟等的叫声,某些昆虫的翅膀的震动发声;也可以是肢体的等等。 动物的语言是非常有意思的。有些生

10、活在一起的相近的物种也是能够互相听懂语言的。而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类,有时竟演化出不同的语言。有时候科学家也因此把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动物的语言是很神秘的哦。 非常高兴你能对动物的生活感兴趣,并且能大声说出人类所犯下的罪行。希望你将来能为野生动物的保护贡献一分力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也就是说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你怎样认为? 有这种观点,但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3如果是分泌物的话,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实际上好像并非如此。换句话说,计算是电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计算是电脑的分泌物,这恐怕就更没有人同意了。从辩证唯物角度显然错了。意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换句话说,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人

11、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辨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所以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人脑是物质的,但是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和根源在于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也是人脑的产物”正确吗? 不对。只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如果说“人脑的产物” 就意味着意识来源于人脑,这是唯心的。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什么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吧。因为意识不是物质。在马克思唯物主义

12、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这是两个概念,无法等同。唯心主义把意识看成可以离开物质、离开人脑而独立存在的东西 1,从来源来看,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也就是这个世界的产生是先有意识才有物质,意识产生了物质。2,从作用来看,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决定物质。3,从表现来看,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认为意识能不依靠大脑而存在于其他物质算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你说的是泛灵论的唯心主义嘛。就是认为万物皆有灵,人只是其中比较聪明的一种。当然,所谓泛灵论啊,唯心主义啊等称谓都是后加的,当时的哲学家肯定不会这么给自己下结论。另外从理论深度来说,这类哲学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安身立命的问题

13、,也是有历史功绩的。因此并不能泛泛地说唯物主义是好的,唯心主义是坏的,而应该考察它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视角以及深入的程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同于高等动物的心理也不同于机器智能。也就是说,虽然狗熊啊,猫啊,狗啊的也会有高兴、恐惧等等类似于人的心理,但这并不能称为意识;同样,智能机器比如电脑、机械手的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毕竟是人类赋予的,只是人类意识的延伸而已,本身不能被称作意识。因此很清楚了,意识只是属于人脑的机能。另外,如果有地球上或外星的某种生命具备人脑的思考能力,那他们大脑的机能也可被称作意识。另外,意识的标志是语言。虽然某些动物具有自己的交流的信号系统,但终究不能形成语言,

14、也就说明他们只具有高等动物心理而不具有意识。物质是意识的全集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是唯物主义。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 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心外无物” ,其认为客观世界的存在,完全是源于自身意识的反映,“当人类闭上双眼,那么整个世界就将不再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意识能够产生物质” ,其认为客观世界的存在是由于 “神的意识” 而创造的,所凭借的依据就是“ 人类能够凭借主观意识,创造出很多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精密机械、宗教、艺术和文化等。” 机械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意识与物质是相互独立、互不联

15、系的两个方面”,其认为物质世界与意识世界都是一种静止的、相互分离的“ 客观存在”,相互之间不能产生联系和影响,“ 物质不会产生意识,意识也不会产生物质” 。 4而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则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产生意识,而意识来源于物质,又能反作用于物质”,其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并逐步发展,而意识虽然产生于物质并反映物质的客观实在,但却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遵循物质的客观发展规律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进而共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2、存在即是有理的。这句话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观点? 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

16、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不可知论 与“可知论”相对。一种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彻底认识的哲学学说。不可知论怀疑、限制或者完全否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 T.H.赫胥黎于 1869 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 18 世纪的欧洲。欧洲哲学史上从古以来就存在的实体与偶性、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等对立关系的探讨和研究,但在形而上学范围内长期得不到解决。18 世纪,自然科学还不够发达,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比较零碎,对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从而促使一些哲学家提出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