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5208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6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 (3分)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 ) A .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 .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C .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D . 做的有用功减少了2. (3分)如图所示,在推油桶上台阶时,油桶( ) A . 是杠杆,支点在A点B . 不是杠杆C . 是杠杆,支点在B点D . 无法判断3. (3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是( ) A . 一个中学生骑

2、自行车的功率约 700w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5m/sC .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 2AD . 一杯水对桌面的压强大约 1000Pa4. (3分)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省距离的是( ) A . 起子B . 修树枝剪刀C . 钢丝钳D . 筷子5. (3分)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F匀速提起两个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 G1=2G2 B . G1= G2 C . G1=4G2D . G1= G26. (3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G=600N的物体,如果拉力F=250N,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提升物体2m,拉力F所

3、做总功为1000JB . 提升物体1m,拉力F所做有用功为250JC .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D . 提升速度为0.5m/s时拉力F的功率为375W7. (3分)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B . 越费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C . 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D . 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平 (共7题;共22分)8. (3分)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_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_(选填:大于、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9. (3分)在图中,A装置是_滑轮(选填“定”或“动”)

4、,若用35N的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8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J。 10. (4分)自行车因为方便快捷、环保无污染深受人们的喜爱,图是自行车车闸的结构示意图,刹车闸实际上是一个_;刹车时自行车可以慢慢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11. (3分)一个实心球的重力为588N,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这个实心球在月球上的质量为_Kg,在月球上重力又为_N。 12. (3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 图甲,工人在铺设电缆时,要在转弯处安装一组导向轮,这组导向轮属于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图乙,尖嘴钳是常用的电工工具,刀刃部分靠近转动轴,这是为了减小_(选填“动力”、

5、“阻力”、“动力臂”或“阻力臂”),从而在使用时更加省力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如图丙所示的弯管,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弯管是利用物理模型_的原理来设计的13. (3分)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 (选填“杠杆”、 “滑轮”或“轮轴”),属于_ (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 14. (3分)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F1始终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1)当动力F1竖直向上时,动力F1的大小为_N。 (2)

6、当动力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地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三、 作图题。(2分+3分+2分+2分=9分) (共1题;共9分)15. (9分)如图 有两个滑轮,请设计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 四、 实验探究题。(10分+10分=20分) (共2题;共20分)16. (10分)淮安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

7、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简述理由:_17. (10.0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无重G/N物体上升的距离h/cm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机械效率13101.63062.65231023050%33102.530

8、_(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_ (4)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 五、 计算题。(11分) (共1题;共11分)18. (11.0分)大石头重为6104N,起重机在15s内将大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g取10N/kg,求: (1)起重机提升大石头做的功; (2)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 六、 综合能力题。(9分+8分=17分) (共2题;共17分)19. (8分)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滑轮组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 实

9、验次数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70.347.620.510.20.70.647.630.520.11.10.340.540.12.00.366.75140.10.550(1)如表中数据中有一组采用的滑轮组与其他不同,这组数据是第_次实验的结果,相对应的滑轮组是_(填“甲”或“乙”)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正确读数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处数据应为_;编号数据应为_N (4)小明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请你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不定项选择) A . 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

10、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B . 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C . 由表中第4、5组数据可知,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5)小明最后用甲滑轮组又测了一组数据:G=5N;h=0.1m;F=1.6N;s=0.3m,结果发现竟然机械效率算出来超过了100%,请问导致小明犯错原因最可能是_ 20. (9分)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子和轴构成。 (1)辘轳就是轮轴的一种,它的侧面图如图甲所示,辘轳也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辘轳绕着转动的轴心就是支点,辘轳的把手转动一圈就是如图甲所示的轮,作用在把手上的力为动力F1 , 水筒

11、对轴向下的拉力是阻力F2 , 请在辘轳的侧面图乙上画出辘轳的杠杆示意图。通过示意图可以发现辘轳是 _杠杆。(2)动手探究:选用身边的器材探究轮轴的特点完成实验,如:圆珠笔芯(可以选用油性笔笔芯或普通圆珠笔笔芯,如图丙所示),若手头没有圆珠笔芯也可以选用其它一头粗一头细的笔代替。该实验不考虑摩擦力不同对结果的影响。笔头部分油性笔笔芯普通圆珠笔笔芯说明:笔芯的前面较细的金属部分为笔头,后面较粗的塑料管为笔管。左手捏紧笔头,右手旋转笔管,则左手_(填“容易”或“不容易”)使笔头部分保持不被旋转。左手捏紧笔管,右手旋转笔头,则左手_(填“容易”或“不容易”)使笔管部分保持不被旋转。当笔管转动一圈,笔头

12、也转动一圈,由于笔头的直径小于笔管的直径,所以捏住笔管的手比捏住笔头的手_(填“省”或“费”)距离。根据以上实验,圆珠笔芯也相当于轮轴,笔管相当于_(填“轮”或“轴”),所以使用轮轴时,当轮带动轴,_力,但_距离。(3)通过以上学习,判断如图所示哪些不是轮轴的实例 。 A . 螺丝刀 B . 方向盘 C . 扳手 D . 半角锤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平 (共7题;共22分)8-1、9-1、10-1、11-1、12-1、13-1、14-1、14-2、三、 作图题。(2分+3分+2分+2分=9分) (共1题;共9分)15-1、四、 实验探究题。(10分+10分=20分) (共2题;共20分)16-1、16-2、17-1、17-2、17-3、17-4、五、 计算题。(11分) (共1题;共11分)18-1、18-2、六、 综合能力题。(9分+8分=17分) (共2题;共17分)19-1、19-2、19-3、19-4、19-5、20-1、20-2、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