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51583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主备人 李娜 执教人 课题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祖国山河”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篇精读课文、篇略读课文和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

2、进、协调发展。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单元总体目标1、 认识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2、 理解课文重点段落,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

3、、 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4、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5、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建议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时间安排第一模块 单元整体预习

4、感知 两课时第二模块 理解内容 五课时第三模块 回顾总结 领悟表达 一课时第四模块 练笔展示 反思感悟 三课时第五板块 阅读指导 一课时第六板块 学习成果展示 一课时第一模块 单元整体感知模块教学目标:一、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学习掌握本单元的会认字、会写字以及本单元的词语。二、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学习掌握本单元的会认字、会写字以及本单元的词语。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 激趣导课,揭示主题教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

5、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出示几幅祖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对哪幅图片最感兴趣?指几名同学说一说然后总结提示单元教学主题。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多媒体出示单元导语),读读导语,想想本单元让我们学习什么?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让学生获知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并找到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了解祖国美丽风光。自读提示:1、 把握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内容,三篇课文的课题。2、 字词认读:朗读每篇课文,标记生字、生词及多音字、对掌握不准的字词,通过互相交流或查工具书的方法解决。3、 初步了解课文

6、内容: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标注课文中的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深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朗读方式提倡默读、小声读;提高略读、浏览能力。读的顺序不拘一,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依次选读。强调用心去读,可以说读读划划、读读记记,获得最重要的、全面的第一感受,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4、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感知,这一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组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快速交流,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总之就是要说出浏览之后最想说的话。然后教师在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可以朗读感受最深、最优美的段落,可以谈出最深的体会,还可以不解、质疑的问题。这个过程

7、能让学生找到同感共鸣,又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5、 教师投影展示本单元的面的字词表(根据老师个需要制作PPT课件)。可以集中力量,强化掌握整单元字词的音、形、意。用激励比赛的形式,尽量达到读准,写对,弄懂的程度。然后结合单元内容,自主的搜集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第二板块 理解内容望天门山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自制的谱曲的诗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诗的课件。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三、教学重点

8、:情感朗读,感悟诗境。四、教学难点:感悟诗境。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一、揭题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生鼓掌。)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

9、的感觉。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生自由作画。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三、想象,领悟诗意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

10、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

11、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四、诵吟古诗,拓展

12、积累。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句。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山。五、结语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

13、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学习目标1、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二、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2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3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4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

14、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5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的画面,既可以是画诗的局部(某一句诗),也可以是画诗的整体,只要能大体符合诗意即可。选做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请学生当堂背背自己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可以先分小组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再请同

15、学在全班交流。要鼓励学生课后多积累古诗。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多媒体出示西湖美景,激情导入。提问:你们去过西湖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笔下的西湖美景。2、 板书课题,简略介绍作者。二、 课堂教学与讨论1、 鼓励学生用上上一首诗学到的方法,自己学懂诗意,教师巡视,并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帮助。2、 全班齐读并重点指导几个难字的读音,再让学生说说从诗中能体会到什么,并建议想象画面,集体讨论交流。三、 课堂练习与小结1、 做课后第二题,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检查交流。2、 全班齐读,总结教学内容,建议阅读其他有关描写祖国河山的美丽诗句。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2、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