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5052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牛津上海版科学中考模拟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有一位同学记录错误的是( ) A . 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 25.36 米,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1 分米B . 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 16.80 厘米,准确值是 0.168 米C . 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体积:米 3;温度:摄氏度D . 小王:杭州市区 2013 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2. (2分)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跳长绳,滚铁环,单脚跳。如图是某同学垫乒乓球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 )

2、A . 乒乓球离开板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B . 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 . 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D . 板击打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板的作用力3. (2分)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一精子B . 一卵巢C . 一受精卵D . 一分娩4. (2分)17世纪初,利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撩开太阳系神秘面纱的人是 ( ) A . 哥白尼B . 伽利略C . 布鲁诺D . 哈雷5. (2分)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其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人们看见的“人参”比实际的人参要大,是因为酒瓶和酒一起相当于( )A . 照相机B

3、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平面镜6. (2分)下列对甲、乙、丙、丁图示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甲图两纸间的空隙吹气或抽气,实验呈现的现象不同B . 只要乙图中的金属杆ab在磁场中运动,G表指针一定也会摆动C . 丙图实验可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 . 丁图实验中电池的正负极对换,小磁针的转向不变7. (2分)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装的液体一般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A . 1/3 B . 1/2C . 1/4 D . 2/38. (2分)(2017丽水)在新农村建设中,缙云县某村道路两旁种上了七叶树(如图),它树形优美、果实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

4、的树种,下列有关七叶树说法错误的是( )A . 叶属于营养器官B . 七叶树属于被子植物C . 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D . 根吸收的水是由导管输送的9. (2分)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 . 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B . 灯丝晃动是磁能转化为机械能C . 灯丝晃动是灯丝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D . 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0.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矿泉水 B . 液态氧C . 空气D . 75%的医用酒精11. (2分)如图马踏飞燕是集智慧、想象于一体的艺术珍品,矫健的

5、俊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飞燕背上,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飞奔的骏马用一只蹄能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 . 马跑的太快了B . 马的脚太大C . 马受到的重力与燕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 飞燕飞的太快了12. (2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的是( ) A . 生物分类B . 将生物分成不同等级C . 将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D .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13. (2分)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科学探究中,各个探究步骤的顺序是绝对不能改变的B . 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C .

6、 在科学探究中,一般设计对照实验D .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4. (2分)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5. (2分)下列从实验现象中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B .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C .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是稀硫酸D .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臭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二、 填空题 (共

7、9题;共29分)16. (1分)“PZ22025”和“PZ11025”的两个灯泡,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消耗的电能之比为_ 。17. (2分)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秤B的示数_(选填“

8、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FB(选填“”、“”或“=”)。18.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秋冬毒雾杀人刀”,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温度大,人体排汗困难,诱发心脏病的几率高。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粉尘灯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粘着在肺泡上,轻则造成鼻腔疾病,中泽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肺癌。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紫外线明显减弱,空气中的细菌很难被杀死,传染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材料二: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合成人造单细胞生物。项目负责人J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

9、儿”)。“辛西娅”其实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也是第一个以计算机为父母,可以自我复制的单细胞物种。科研人员先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人工合成的一种名为“蕈(xn)状支原体”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1)雾霾天气时,少开窗,外出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预防_系统疾病的发生。 (2)某地雾霾中含有肺结核的病原体,该病原体和头癣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结核的病原体_。 (3)材料二中“人造生命”的实验说明: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由_控制的。 (4)材料二涉及到生物新技术的应用,请结合所学科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_。 19. (2分)小晨同

10、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法收集。(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20. (4分)植物传粉的方式有_和_两种类型其中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_和_ 21. (2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是_ , 对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来说,二氧化锰是_。22. (8分)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甲图中子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_、B_、C_、D_(2)乙图为肾单位结构图,肾单位是由_、_和_组成(3)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

11、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包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一条_肾小囊包裹着肾小球23. (4分)铵盐的检验:铵盐与_混合加热后,都有_放出,_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 。24. (2分)如图是一种用于野外获取饮用水的吸水装置,其直径为 31mm,长160mm,质量为60克,可随身携带。它采用活性炭复合滤芯和0.01微米超滤过滤,能够去除水中99.99%的有害病菌,同时能够过滤残余重金属,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所以被称为生命吸管。(1)生命吸管净化水质的方法是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活性炭起到_和过滤的作用。(2)生命吸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吸管一端伸进水里,另一端用嘴一吸,水就

12、能吸入嘴里了。水能吸入嘴里是由于_的作用。三、 探究题 (共5题;共20分)25. (6分)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 其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1)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A向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此方案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乙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Zn加反应,测量生成

13、的气体体积。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使Y形管中的残余溶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_转移到_中。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除外)。26. (4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得出结论。(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答出一个即可)27. (4分)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_装置更易成功(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 , 打开K2 , 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