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3249849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复苏版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复苏 1 课程内容 概述 复苏准备 复苏操作步骤 复苏需关注的问题 2 概 述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 脑瘫和智力障碍的 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 每年约4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 占 1 4 3 哪些新生儿需要复苏哪些新生儿需要复苏 大部分新生儿是有活力的大部分新生儿是有活力的 约约1010 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 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 开始呼吸开始呼吸 仅仅1 1 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进一步的复苏手 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进一步的复苏手 段段 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和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和 或用药或用药 才能存才能存 活活

2、 4 窒息新生儿的表现窒息新生儿的表现 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 呼吸抑制呼吸抑制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 低血压低血压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 紫绀紫绀 肌张力好 伴紫绀 肌张力差 伴紫绀 5 复苏准备 6 复苏准备总体要求 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能 的医务人员在场 负责照料新生儿 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生和助产士 师 各1人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复苏小组成员需有明确分工 均应具备熟 练的复苏技术 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 单独存放 功能良好 7 新生儿复苏小组 儿科医师 新生儿护士 产科医师 助产士 麻醉医师 其他 8 复苏准备 设备 物品 保暖设施 室温 辐射台 加热

3、毛巾 加热床垫 塑 料 薄 膜 转运暖箱 吸氧设施 空氧混合仪 脉氧仪 心电监护仪 吸引器械 吸引球囊 机械吸引器和管 胎粪吸引管 正压通气设施 自动充式气囊 T 组合复苏器 CPAP 气管插管设备 喉镜 0 1号 气管导管 2 5 3 0 3 5 4 0 金属芯 固定气管导管胶布 药物 1 10000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脐血管插管用 品 其他 辐射台Apgar计时功能 带秒针的时钟 听诊 器 9 10 复苏的基本程序 评估 措施 决策 评估 决策 措施的 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 重复 3个体征 呼吸 心 率 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 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 骤是否有效 其中对心 率的评估最

4、重要 11 复苏的步骤 12 2010版流程图 2015 版流程图 13 一 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5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 1 足月吗 2 肌张力好吗 3 有哭声或呼吸吗 4 羊水清吗 如以上任何1项为 否 则进行以下初步复 苏 必要时可启动机械通气 14 关于脐带结扎的问题 在不需要复苏的足月儿 早产儿 中 推荐延迟脐带结扎 30秒 但在需要复苏的新生儿中 延迟脐带结扎证据不足 低于29周早产儿建议不延迟结扎 15 二 初步复苏流程 保持体温 摆正体位 清理呼吸道 必要时 擦干全身 给予刺激 重新摆正体位 16 保持体温保持体温 防止体热丢失防止体热丢失 室温室温26 28 26 28

5、 以上以上 将新生儿放在辐射热源下将新生儿放在辐射热源下 32 3532 35 模式模式 其他因地制宜的方法其他因地制宜的方法 彻底擦干 吸引后 彻底擦干 吸引后 拿开湿毛巾拿开湿毛巾 将新生儿体温维持在将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 5 36 5 37 537 5 之间之间 2000 AAP AHA 2000 AAP AHA 复苏苏新生儿所用的辐辐射加热热器17 保暖 对BW 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 可采取塑料膜保温 出 生后不擦干 颈部以下放于塑料袋或塑料包裹 放于辐 射台上 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因会引 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38 在资源有限的地方 采用一切可能方式 在出生后第1

6、个小 时 尽量避免低体温 可能降低死亡率 18 体 位 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 摆成 鼻吸气 体位 肩胛下垫一折叠的毛巾 19 开放气道 20 清理气道 胎儿娩出后有呼吸道堵塞症状者应清理呼吸道 用吸球或吸引管 8F或10F 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 13 3Kpa 限制吸管的深度和时间 10秒 推荐对自主呼吸有明显阻碍或需正压通气 者 21 羊水粪染的处理 羊水粪染并表现出肌张力低 呼吸较差的新生儿 应 放置在辐射救护台上 当新生儿出现无自主呼吸 或 经过初步复苏后心率 100次 分时 启动PPV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正压通气 22 全身擦干全身擦

7、干 清理呼吸道在前 擦干在后清理呼吸道在前 擦干在后 拿走湿毛巾拿走湿毛巾 重新摆正体位重新摆正体位 23 刺激 重新摆正体位 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 如这些努力无效则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 需 要正压通气 24 2 2 252525 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刺激形式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刺激形式 拍打背部或臀部拍打背部或臀部 挤压肋骨挤压肋骨 将大腿压向腹部将大腿压向腹部 扩张肛门括约肌扩张肛门括约肌 热敷 冷敷 热浴 冷浴热敷 冷敷 热浴 冷浴 摇动摇动 26 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可进行常压给氧或CPAP 清理气道 氧饱和度监测 加温加湿 如果给氧时间超过数分钟 流量约为 5

8、L min 给予足够的氧气使新生儿转为红润 27 通过氧气管常压给氧 28 通过氧气面罩常压给氧 29 评价婴儿 心率 呼吸 肤色 SPO2 30 评价心率的方法 心率评估 使用3联ECG 在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复苏过程中 3联ECG的使用有助于精确 了解新生儿心率 ECG的使用不能代替对患儿血氧饱和度的 测定 31 三 正压人工呼吸 32 正压通气的指征正压通气的指征 无呼吸无呼吸 或或 喘息样呼吸喘息样呼吸 心率心率 100 100 次次 min min FiOFiO 2 2 100 100 常压给氧时 常压给氧时 SPOSPO 2 2 小于目标值小于目标值 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心肺复苏步

9、骤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心肺复苏步骤 中最重要的 唯一的 也是最有效的一个中最重要的 唯一的 也是最有效的一个 步骤 步骤 33 急救备用 自动充气式气囊 建议不管在哪里复苏 都把自动充气式气囊作为常规备用 装置 34 安全装置 具有减压阀的自动充 气式气囊 35 有关用氧的推荐 建议县以上医疗单位创造条件在产房添置空 气 氧混合仪以及经皮氧饱和度仪 无论足月儿或是早产儿 正压通气均要在氧饱 和度仪的监 测指导下进行 足月儿可以用空气复苏 早产儿开始用 21 30 氧 再根据SPO2调整 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升为100 36 自动充气式气囊的应用 压力 20 25cmH2O 少数严重初生儿可用2

10、 3次30 40cmH2O 以后维持20cmH2O 频率 40 60 次 每分钟 2分钟安胃管 8F 20ml空针 37 经口插入胃管 正确测量长度 38 操作时喊数 1 2 3 39 正压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心率迅速增快 肤色转红润 自主呼吸 肌张力改善 强调脉博氧饱和度仪监测心率的准确性 经30 s充分正压通气后 如有自主呼吸 且心率 100 次 m in 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 气 40 如自主呼吸不充分 或心率 100次 m in 须 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施行正压通气 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 可能原因 密闭不够 气道阻塞 压力不够 41 矫正通气步骤 矫正通气步骤 MRSOPAMRSO

11、PA 开始开始5 5 1010次次PPVPPV无有效通气表现无有效通气表现 需进行需进行 MRSOPAMRSOPA 42 矫正通气步骤的矫正通气步骤的6 6步记忆法步记忆法 MRSOPAMRSOPA M Mask M Mask 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密闭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密闭 R Reposition airway R Reposition airway 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 S Suction S Suction 必要时吸口鼻的分泌物必要时吸口鼻的分泌物 O Open mouth O Open mouth 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 P Increase

12、 Pressure P Increase Pressure 增加压力使胸廓上抬增加压力使胸廓上抬 A AirwayA Airway考虑气道的选择 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 考虑气道的选择 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 43 新生儿无改善 经30秒充分正压人工通气后 如心率3000 4 0 9 10 注 为上唇至气管导管管端的距离 新生儿体重 750g 仅需插 入6cm 60 准备喉镜准备喉镜 物品物品 首先选择适当型号的镜片首先选择适当型号的镜片 早产儿用早产儿用0 0号号 足月儿用足月儿用1 1号号 检查喉镜光源检查喉镜光源 调节吸引器的吸引压力到调节吸引器的吸引压力到100mmHg100mmHg 连接连接

13、10F10F 或 或10 F10 F以上 吸引管和导管 使其能吸以上 吸引管和导管 使其能吸 出口鼻内的分泌物出口鼻内的分泌物 如需在气管内保留气管导管 经导管内吸引 则如需在气管内保留气管导管 经导管内吸引 则 准备较小号的吸引管准备较小号的吸引管 61 气管插管 解剖标志 62 5 5 6363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摆放位置摆放位置 63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 左手握持喉镜左手握持喉镜 64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 第一步 准备插管第一步 准备插管 稳定新生儿头部在稳定新生儿头部在 鼻吸气位鼻吸气位 整个过程中应常压整个过程中应常压 给氧给氧 65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第二步 插入喉镜第二步 插入喉

14、镜 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边滑入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边滑入 将舌头推至口腔左边 将舌头推至口腔左边 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刚超过舌根 至会厌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刚超过舌根 至会厌 软骨谷 软骨谷 66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第三步 第三步 左移镜片左移镜片 提起整个镜片 提起整个镜片 不仅是尖端不仅是尖端 暴露咽喉区暴露咽喉区 不可用旋转动作不可用旋转动作 67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第四步 寻找解剖标记第四步 寻找解剖标记 寻找解剖标记 声寻找解剖标记 声 带看起来象声门两带看起来象声门两 侧的垂直条纹 或侧的垂直条纹 或 象反向的字母象反向的字母 V V 向下用力压环状软向下用力压环状软 骨有助于看到

15、声门骨有助于看到声门 吸出分泌物也有助吸出分泌物也有助 于改善视野于改善视野 68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第五步 第五步 插入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导管 沿着口腔右侧进入导沿着口腔右侧进入导 管 使导管的弯曲在管 使导管的弯曲在 同一平面同一平面 如声门关闭 等待其如声门关闭 等待其 开放开放 插入导管顶端 直到插入导管顶端 直到 导管上的声带线达声导管上的声带线达声 门水平 门水平 操作时间不超过操作时间不超过3030秒秒 69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第六步 第六步 撤出喉镜撤出喉镜 将导管按在婴儿上将导管按在婴儿上 腭 撤出喉镜腭 撤出喉镜 如有金属芯 将其如有金属芯 将其 从气管导管中撤出从气管导

16、管中撤出 Click on the image to play videoClick on the image to play video 70 气管插管 稳定新生儿头部在 鼻吸气位 整个过程中应常压给氧 如声门关闭 等待其开放 如心率不支持应停止插管 正压人工通气心率提升后再 行插管 操作时间不超过30秒 71 确定导管位置正确的方法 胸廓起伏对称 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 尤其腋下 且胃内无呼吸音 无胃部扩张 呼气时 导管内有雾气 心率 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有条件可使用呼出CO2检测 直接观察到导管由声门穿过 胸片最后确认导管是否在气管里 插入过深仅对右肺做正压人工呼吸 72 六 药 物 73 肾上腺素 指征 在30sec有效的正压人工呼吸及30sec胸 外按压配合正压人工呼吸 心率仍 60次 min 用药后要至少继续进行45 60S的胸外按压和正 压通气 在新生儿复苏中药物少用 心动过缓通常是肺 膨胀不足及严重低血氧所致 建立足够的通气 是最重要的纠正方法 注意 在未建立充分的人工呼吸之前 不要使用 肾上腺素 74 肾上腺素 剂量 1 10000溶液 途径 静脉给药 首选 气管导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