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4931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共8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晦暗/教诲 襁褓/强词夺理B . 瞭望/燎原 幽悄/悄怆幽邃C . 缅怀/沉湎 拙劣/相形见绌D . 两栖/潮汐 拾掇/拾级而上2. (2分)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_、_、_、_。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嗒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A . 黑黝黝 阴森森 光秃秃 静悄悄B . 黑黝黝 光秃秃 静悄悄 阴森森C . 光秃秃 黑黝黝 阴森森 静悄悄D .

2、黑黝黝 光秃秃 阴森森 静悄悄3. (2分)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A . 第句B . 第句C . 第句D . 第句4. (2分)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B .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

3、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C .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D .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5. (2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速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

4、沙堤。A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 .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 . 五,六两句,作者看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 . 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萌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燃的

5、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B .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C . 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按名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D .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呼兰河的四时风俗,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7. (4分)根据下面的主持稿,完成要求。主持人1:青春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三年前我们怀着彩色梦想进入初中,三年中我们有过欢笑,流过泪水,

6、经历磨炼,得到成长。主持人2: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青春过往,因为明天就将各奔天涯。也正因为此,今夜,我们承载了太多的祝福与惦念,寄托了太多的关怀与企盼。主持人合:我们宣布,902班师生联欢晚会现在开始!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即将结束,请你设计一则结束语。(70字左右)8. (14.0分)根据提示写出诗文原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晏殊浣溪沙) _,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_,_。二、 阅读理解(满分60分) (共4题;共60分)9. (12

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1)为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原文义项正确选项尝月下戏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_若令月中无物A.好像 B.你 C.如果_不然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 _(2)

8、选出与“人语之曰”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 学而时习之B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曲肱而枕之D . 日月之行(3)翻译文中划线句。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 10. (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鞋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

9、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修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

10、捧着一份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就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

11、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两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届,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

12、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

13、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1)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修鞋人的表现关心年轻人的工作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年轻人的感受(2)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3)结合作品,分析修鞋人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不少于50个字)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

14、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