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3874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B . 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 .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 . 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形容说话啰嗦)2. (2分)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现在各个学校都加强了法制教育,以防止青少年学生不违法、犯法。B . 汪国真的诗歌曾经放飞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C .

2、 为了减少字数,我不得不忍痛割爱,把本文略微稍加修改了一些。D . 通过开展赛龙舟活动,可以使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默写。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春) (2)观沧海中描写海景全貌的诗句是_,_。 (3)_,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4)峨眉山月半轮秋,_。(峨眉山月歌) (5)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6)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成语“温故知新”是出自十二章当中的:_,_。 (8)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十二章)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

3、相应的词语。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du du b rn_。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ji_。似乎正要说出y yng dn cu_的话。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 su_而生活。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调查分析】有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一组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数据,请阅读下面的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国民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单位:分钟/天)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198195855665128487关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_。关于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沦是:_。

4、将纸质媒介阅读情况与数字化媒介阅读情况对比,你的结论是:_。(2)【广告宣传】你的同学李明为本次读书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对称、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_,_。(3)【重温经典】课本里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请你从以下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示例一:一家四口,春日田野散步。(散步)示例二:互敬互让,歌颂传统美

5、德。(散步)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主(刘备)少慕,与母赚履织席为业。含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常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那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三,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那!”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贵深与先主相友,嘴年长,先主以见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

6、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群,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二)(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或谓当出费人_见而异之_(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照。 德然父元起常青给先主,与德然等。(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 7.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钓台记(节选)(清)郑日奎钧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

7、矣。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倘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 , 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注释】汉严先生:东汉著名隐士严于陵,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光武帝多

8、次召他为谏议大臣,他却婉拒并隐退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夙:向来,一直。舣:停船靠岸。磴:山路上的石阶。云台:这里指朝廷。(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凡三百余里_清风徐来_悉在下风_若尝登钓台乎_(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 . 非不杰然卓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 . 山中之景何若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 . 呼舟子劳以酒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作者在“足不及游”钓台时,选择以“目游”“鼻游”舌游”

9、“神游”“_”钓台,游后真切地感叹道:“_”。其中“神游”时,作者将“_”比为“云台诸将相”,衬托了他对严子陵的_之情。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密密地斜织着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

10、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_、_、_,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11、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第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_(4)请说明“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5)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_ _ _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窗花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

12、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A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B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

13、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

14、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 , 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