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2525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2、(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3、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

2、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4、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尊敬感5、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

3、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8、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一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9、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4、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

5、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17、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桑戴克D班杜拉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

6、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9、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20、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的材料的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2

7、、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3、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都对问题解决起着消极作用。4、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如何实现?3、教师如何写好教案?4、简述发散想维的基本特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时.总是拿不定主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竟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但又担心无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创建

8、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问题:(1)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2)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2、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课程,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的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教师的经验运用到

9、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B2、答案:C3、A4、B5、D6、B7、B8、答案:C 心理起源9、C10、C11、D12、答案:D13、答案:B 14、【参考答案】D15、答案:D16、答案:A性格特征17、B18、B19、答案:A20、答案:A21、答案: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解析:此观点错误,题干中所述的学习材料难度越大,就很难产生迁移的说法

10、是不正确的,学习迁移是指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所产生的影响,与学习材料本身的难度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两个知识之间能够产生影响就能发生学习迁移。2、【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归纳式学习是先学习具体内容,再归纳总结出相应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具体内容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学习内容,概念、原理和规律属于上位的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因此归纳式学习是自下而上的迁移。3、【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

11、能有的功能。这对问题解决起着阻碍作用。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题干说法错误。4、【解析】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

12、赖和攻击性(2)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2、正确答案:(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3、【参 考答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

13、;确定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 划。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排斥的动机,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的状态。 动机冲突可以分为双趣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材料中晓雯即想当班长,

14、又害怕耽误学习,既想参加数学竞赛又担心完不成班级规划的任务,这体现了对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想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这属于趋避冲突。 (2)第一、首先帮助学生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自觉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都建立在一个正确而合理的行动目的的基础上。对晓雯的教育,可以从确立远大的目标着手,合理处理好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避免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动机冲突。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学习劳动和课外活动,都需要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最好途径。对于晓雯这样优柔寡断的学生,要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学会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第三、发挥教师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在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中,离不开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班集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晓雯这样的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在工作中要表现出目标明确处事果断、兢兢业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